关键词
日本近代以来《聊斋志异》的受容及其研究
作者: 安载鹤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案   翻译   《聊斋志异》   受容   日本近代  
描述: 以来对《聊斋志异》的受容与研究,试图展现翻译·翻案的全过程及研究的倾向,在儿童文学方面作为材料的作用,并从中国研究的影响和日本的新动向,探求《聊斋志异》的现代意义。这里所说的受容,是接受与吸收的结合,与
论沉樱的文学翻译及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
作者: 张苏曼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樱   翻译   创作   文学观   惯习  
描述: 。1948年迁居台湾后,沉樱转做翻译,因翻译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在台湾一举成名。其译作兼有小说与散文,比起作家,她更喜别人称自己为翻译家。然而海峡两岸多年来囿于政治阻隔,文化交流不畅
孟姜女的重构:苏童《碧奴》:英译本中女性形象的变形研究
作者: 朱寅竹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形   碧奴   孟姜女   翻译   葛浩文   改写  
描述: 《碧奴》是中国当代作家苏童对中国古代孟姜女传说的重述,这也是中国作家参与世界性出版项目“重述神话”出炉的第一本小说,其英译本随后由美国著名汉学家和翻译家葛浩文教授译出,于翌年发行。神话的重述,也看作
浮出翻译史地表:性别视角下新时期以来英美女作家作品翻译研究
作者: 李红玉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美女作家作品   翻译   性别视角   翻译史   性别意识   性别话语  
描述: 翻译史中活跃着的各种性别因素曾一直为人们所忽略。在性别视角下,这些因素纷纷浮出翻译史地表。在国外,性别视角下的翻译史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国内相关研究则刚刚起步,研究亟待深入。本研究从性别视角出发
性别与翻译—作为女性译者对女性作家女性作品的解读和再现:以《不良行为》翻译为例
作者: 鲍晓婉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女性的声音   翻译   解放运动   西方女性的声音   提高觉悟   女权话语  
描述: 笔者按时间顺序选取了澳大利亚女作家利兹《不良行为》中标题“1968年”下的四章进行翻译实践。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了选文的时代、文化背景及小说中女性探寻自我、提高觉悟、寻求自身解放的主题,用“女权话语
中国女性翻译与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的比较
作者: 王秀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研究   《荒山之恋》   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孔慧怡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女性与翻译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外翻译理论及实践中,原作者、原文常被比拟为男性、阳性、主动的,而译文、译者却被比拟为女性、阴性、被动的。翻译和女性常被置于边缘位置,这既是对女性的轻蔑,也是对
女性形象与女权话语 20世纪初叶中国西方文学女性形象译介研究
作者: 罗列   来源: 四川出版集团;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文学   20世纪   翻译   历史   中国   西方国家   英语   人物形象   文学研究   女性  
描述: 罗列的学术研究和这部学术专著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并完成的。
林纾:中国新文学的先驱
作者: 蔡军   来源: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译小说   文学作品   通俗文学   翻译   中国新文学   言情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五四时期   知识分子   女性形象  
描述: 中国明清以降,知识分子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尤以晚清涌现出来的一大批福州籍精英人物为著,如林则徐、沈葆祯、严复、林纾、林旭、林觉民等,故有"晚清风流出侯官"之说.这其中,林纾更是一个复杂的文人.
盘江人(28)
作者: 暂无 来源: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南民族   黔西南州   布依族妇女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省   翻译   科技人才   外语   女性形象   副主席  
描述: 我们开辟《盘江人》这个栏目,陆续介绍在黔西南州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劳作的儿女。欢迎各界推荐。徐建国男,汉族,1956年4月生,黑龙江勃利人,中共党员。1980年7月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分配到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叶甫盖尼·奥涅金》在中国:谈普希金的名著的六种中文译本
作者: 戈宝权   来源: 中国翻译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著   出版社   现实主义   翻译   诗体小说   译本   奥涅金   俄罗斯文学   俄国文学   普希金  
描述: 在19世纪前半叶的俄罗斯文学史上,在伟大诗人普希金一生不朽的诗歌创作中,《叶甫盖尼·奥涅金》占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他1823年5月在南俄的基什尼奥夫开始构思和在敖德萨继续写作时,他曾在当年11月4日写信告诉诗人和文艺评论家维亚泽姆斯基:"目前我正在写的并不是一部长篇小说,而是一部诗体小说。"就在这部他花了8年的时间才全部完成和使他享有盛名的现实主义的"诗体小说"中,他创造出了俄罗斯文学中最初的一个"多余的人"的形象奥涅金,同时还创造出了塔吉雅娜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有着一颗俄罗斯灵魂的女性"的形象。难怪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