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沉樱】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女翻译家沉樱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熊莉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沉樱
翻译
女性形象
-
描述:
民国时期的女作家,个个都是爱情传奇中的主角,沉樱也不例外。沉樱笔下多是爱情与婚姻的作品,她的作品也以体现文章中女性沉静、细腻、哀婉、敏锐的特性而著称。本文旨在浅析沉樱翻译的作品中体现的鲜明的女性的特色以及成因,探讨她是如何在翻译中巧妙的运用各种修辞方式来表现女性立场及意识来减弱原作品对女性的贬低。
-
对于娜拉出走意义的消解——论沉樱早期的小说创作
-
作者:
曾琪
来源: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娜拉出走
沉樱
消解
-
描述:
“娜拉出走”是五四时期独有的时代话语,并因其所蕴含的个性解放、女性解放的核心思想和意义,被赋予神圣伟大的地位。但经历了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觉樱以她的作品在不经意中对其进行了解构,以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遭遇,深刻提示了娜拉出走的盲目性、脆弱性及不彻底性,表现了作者对于女性解放之路的独特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二三十年代一部分知识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
-
对于娜拉出走意义的消解——论沉樱早期的小说创作
-
作者:
曾琪
来源: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娜拉出走
沉樱
女性意识
-
描述:
“娜拉出走”是“五四”时期独有的时代话语,并因其所蕴含的个性解放、女性解放的核心思想和意义,被赋予神圣伟大的地位。但经历了十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沉樱以她的作品在不经意中对其进行了解构,以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遭遇,深刻揭示了娜拉出走的盲目性、脆弱性及不彻底性,表现了作者对于女性解放之路的独特思考,同时也展示了二三十年代一部分知识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著者文摘]
-
飞扬的蒲公英:从沉樱的翻译小说看沉樱的人性观
-
作者:
蒋红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樱
人性观
翻译小说
-
描述:
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优秀女作家,沉樱在文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近几年来,对沉樱创作小说的研究越来越多,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沉樱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翻译家,她在六十岁生日的时候自费出版了她翻译的《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没想到受到公众的一致好评,几乎将她的这个译本作为了中文定本。此后沉樱又陆陆续续翻译了许多小说,主要以短篇为主,并出版了“蒲公英丛书”系列。虽然沉樱在翻译上取得了如此夺目的成就,可遗憾的是却没有人对沉樱的翻译小说进行研究。为此,本文选取沉樱的翻译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沉
-
论沉樱的文学翻译及与其小说创作的关系
-
作者:
张苏曼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樱
翻译
创作
文学观
惯习
-
描述:
沉樱(1907-1988)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中国大陆文坛上的女作家之一,与陈衡哲、丁玲、庐隐、冰心等知名女作家一同构筑起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女性文学。其早期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晚年多作散文。1948年迁居台湾后,沉樱转做翻译,因翻译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小说《一位陌生女子的来信》在台湾一举成名。其译作兼有小说与散文,比起作家,她更喜别人称自己为翻译家。然而海峡两岸多年来囿于政治阻隔,文化交流不畅,沉樱的部分翻译作品虽于八十年代在大陆出版,但仍鲜为人知。因此大陆学者对沉樱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
-
五四新女性作为“人”的觉醒
-
作者:
刘世浩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学昭
外国文艺思潮
沉樱
冯沅君
石评梅
凌叔华
袁昌英
庐隐
陈衡哲
谢冰心
-
描述:
我国女性作家在五四时期的“集体亮相”为今后的女性文学创作开了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先河。自此以后,伴随着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我国女性文学创作日益繁盛起来。五四新女性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开始觉醒。从封建旧家庭解放出来的第一代女作家,如陈衡哲、谢冰心、冯沅君、苏雪林、庐隐、石评梅、凌叔华、沉樱、袁昌英、陈学昭、陆晶清和丁玲等,在
-
女性世界的观察和体验——沉樱小说解析
-
作者:
杨洪承
来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沉樱
爱情小说
女性世界
凌叔华
小说世界
现代女性
女性文学
现代女作家
女性自我意识
-
描述:
现代女作家沉樱,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寂寞的,对许多人来说也是陌生的。当年,她的处女作在陈望道主编的《大江月刊》上发表,署名陈因女士。茅盾读完作品以后,便写信问编者:“陈因女士何许人,是青年新秀,还是老作家化名?”在沉樱走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