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翻译】搜索到相关结果 21 条
-
《海上花列传》英译本中女性视阈的体现
-
作者:
严杰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阈
翻译
翻译技巧
《海上花列传》
-
描述:
从《海上花列传》伊始,海派小说的叙事形象开始建立,也可以说女性的叙事形象开始建立。张爱玲和孔慧怡以她们独特的女性体验在翻译、编订《海上花》英译本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女性视阈。从书名翻译的选择、原文
-
略论翻译中的性别倾向
-
作者:
孙旭华
来源:
淮阴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倾向
翻译
偏见
女权主义
-
描述:
西方研究界越来越关注翻译中的性别倾向问题,借鉴西方一些女性研究者的最新观点,提出男性和女性在语言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很明显的体现在翻译活动中。此外,从各个不同角度展开
-
一个旅行的概念:Gender(社会性别)——以北欧、东欧和南美对Gender的翻译为例
-
作者:
闵冬潮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gender
翻译
理论旅行
-
描述:
本文以讨论“理论旅行”的理论为开端 ,进一步扩展到翻译研究中的有关论述 ,以期形成一种分析跨国女权主义的框架。其后 ,以在国际妇女运动中流传最广的女权主义概念 gender(社会性别 )为例 ,来看
-
浅议多元系统理论下英美女性文学翻译的优势
-
作者:
狄东睿
来源:
青年与社会(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英美女性文学
多元系统
-
描述:
20世纪70年代初由佐哈尔所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为翻译界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将翻译学带出了语言这一小范围。英美女性文学翻译的独创性与开拓性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品格,因此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学中所具有创新的特点恰能展现英美女性文学翻译所体现出的这一定优势。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戴乃迭译介活动研究: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译介
-
作者:
王惠萍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戴乃迭
翻译
女性主义
-
描述:
英籍翻译家戴乃迭的双重文化身份和女性主义思想使她的译介活动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戴乃迭通过本土化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积极地向海外译介了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女性文学。她的译文提升了女性的主体意识,使中国女性的声音被世界所听见。
-
翻译与女性文学——朱虹教授访谈录
-
作者:
穆雷
来源:
外国语言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翻译
女性文学
-
描述:
朱虹 ,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教授。她是我国第一代女性文学批评家 ,也是把我国当代文学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女翻译家。在 2 0 0 1年底香港浸会大学举行的“性别与当代文学研讨会”上 ,笔者与她进行了访谈。内容主要是朱虹的女性文学研究对其翻译的影响
-
走进“她者”世界
-
作者:
狄东睿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英美女性文学
多元系统
“她者”
-
描述: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由佐哈尔所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为翻译界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将翻译学带出了语言这一小范围。英美女性文学翻译的独创性与开拓性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蕴和审美品格,因此多元系统理论在翻译学中所具有创新的特点恰能展现英美女性文学翻译所体现出的一定优势。
-
性别差异与翻译——管窥《紫色》男女译者的译著特征
-
作者:
曾丽馨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
特征
性别差异
女性
-
描述:
性别与翻译的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因性别因素而导致的译文差异则是翻译实践的有力表征。在翻译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紫色》时,男女译者的译著呈现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无疑是由性别因素导致的。
-
试论翻译中的女性主义
-
作者:
刘菲菲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作品
翻译
性别差异
-
描述:
本文探讨了女性文学翻译的起源,女性与翻译的不解之缘,男性与女性译者在翻译中差异的主要几个体现方面,指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译者,都需遵循忠实原则,即使是在翻译女权主义作家作品的时候。
-
性别差异与翻译--管窥中国女性译者的译著特征
-
作者:
曾丽馨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译著特征
翻译
女性译者
性别差异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国际译学界发生了一场范式变革: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领域开始涉及到影响翻译的种种因素,如:出版政策,赞助人,文学规范,性别差异,种族差异等等。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