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图西亚的筛子”身体隐喻的理论阐释及性别批评意义
作者: 高明月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图西亚的筛子”   身体隐喻   性别批评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中期,“身体”逐渐在女性主义理论和女性文学研究中凸显出来,无论是英美女性主义还是法国女性主义都将身体视为性别政治与性别文化的载体或场所。在全球消费文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身体”在接受
二战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述评
作者: 丁坤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社会性别   女性教育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国女性高等教育发端于19世纪30年代末,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虽几经沉浮却成绩斐然。二战后至今,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经历了低谷、复苏和全面发展等几个阶段。在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第二次女性解放运动及
一个觉醒却孤独的灵魂——《觉醒》之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顾群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凯特·肖班   女性主义  
描述: 备感失望之余,身心俱疲,甚至含怨就此辍笔。然而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心,《觉醒》一书因其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而被女权主义文评家重新发掘,视若珍宝,甚至被推崇为美国女
弗吉尼亚·伍尔夫反战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作者: 郭婷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战争及其影响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现有的关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评论总是关注她的“意识流”技巧或她的诸如双性同体、女性话语、女性文学传统等女性主义思想。本文则试图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伍尔夫反战作品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
呐喊·对视·遮蔽:论三代女作家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流变
作者: 雷鸣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流变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文章先廓清了"女性主义"、"女权主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女性意识"等基本理论术语.以此为基点,对三代女作家女性意识各自特征及流变轨迹进行了梳理说明,并对她们各自面临的困惑与悖论作出判断,指出女性文学未来发展的走向和如何正确自我定位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的反叛与超越
作者: 史伟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九十年代女性文学   反叛与超越   女性主义  
描述: 伴随着上个世纪末以来对西方女性主义理念的引进,女性文学在九十年代的中国大陆蓬勃发展。这一时期女性写作的独特性就表现在它鲜明的女性立场,尤其是“私人化”的写作策略,显示了很强的性别意识,强烈地震
女性主义角度看中国女性翻译的特点
作者: 朱宇博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翻译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女性主义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界“文化转向”中女性主义思潮与翻译研究的结合,使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女性主义翻译这个新课题。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女性主义译者揭示了长久以来翻译研究中对女性的歧视,强调
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女性体验与书写
作者: 陈思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特色   东西方文化   “新移民”女作家   女性主义  
描述: “新移民”女作家是“新移民文学”中一个最重要的创作群体,其创作随着“新移民文学”的逐步发展壮大而大放异彩。她们从第三世界进入到第一世界,从中华文化的氛围进入西方社会,自身的东方文化色彩和性别身份,都让她们的创作特色迥异于国内作家和“新移民”男作家。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她们笔下渐渐消弭了冲突,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融合。同时,较之前代的留学生,乡愁和边缘人的意识也随之淡化。而在其创作中打下了更深烙印的,首先是残酷的物质生存对理想主义的消解,她们注重的是从精神层面展现移民群体的心理失落。其次,新移民女作家形象地
迈克尔·坎宁安《末世之家》中的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作者: 胡泊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末世之家》   女性主义   迈克尔·坎宁安  
描述: 从女权主义这一名词诞生的那天起,围绕“女权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概念和内涵,各个流派众说纷纭,使之更加混淆和不确定。但是各个流派都承认的一点是:女性主义文学是肯定男性和女性本质上的平等,是述说女性
致命的飞翔
作者: 吴丹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土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鲁迅   现代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鲁迅作为民族的脊梁,以思想意识上的前瞻性和文本书写中的先觉性鼎力承担了中国女性解放的启蒙者角色。在他的行为先导下,中国的女性作家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力量跨入文坛,从而掀起了中国女性文学的破茧而出。由此,中国的女性于历史与文化的盲点中跃然而出,书写着自身的性别觉醒,摆脱了喑哑的历史尴尬。鉴于鲁迅对女性作家的话语传达与精神辐射以及女性作家对其精神血脉的承继、发展与悖离,我们选定了此题:将鲁迅与现代女性作家放在中国女性文学这一宏阔话语背景与研究基点中进行比照解读,希翼在这种关联构建与比照解读中更好地将彼此的超
< 1 2 3 ... 39 40 41 ... 72 73 7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