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简史》
作者: 刘静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批评   历史   女性主义  
描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简史》是一本由苏珊•塞勒斯和吉尔·普莱恩合编的学术文章合集,于2007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该领域的权威性著作,该书十七章中每章都详细地介绍了从中世纪到现代以来
解析《到灯塔去》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
作者: 商喜平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和谐  
描述: 人应该同时具有男女两种性格特征,这也是她认为一个作家最理想的创作状态。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身兼意识流女作家和女性主义作家等多重身份。她在继承传统女性主义的同时,重新审视了女性主义,并提出了一些新主张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及其女性主义文化策略
作者: 韦丽华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及其女性主义文化策略
告别'父亲'的家园--新时期女性文学解读
作者: 杨翠欣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文化   男权叙事   自由个体立场   女性主义  
描述: 该文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叙事话语理论,对新时期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女性文学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致力于突出女性文学改写男权叙事、建立女性话语、以及颠覆男女二元对立的性别文化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成绩.文章逐一考察了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诸如女性解放、感知
女性回归系列油画创作研究
作者: 许翠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女性意识   女性绘画   女性主义  
描述: 当我们翻阅中国绘画艺术史就会发现,古代女性没有自己独立的审美标准,完全以男性的审美为核心,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意识形态决定的,女性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女性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地位。新中国的成立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实现了男女地位的平等,但这种平等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实质性的,男尊女卑的旧思想、旧观念仍然没有使女性拥有与男性同等的自由和权力,女性仍旧被笼罩在男性的阴影下,这导致女性绘画艺术也是同等的命运;当社会飞速发展到八、九十年代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女性的自主意识也逐渐觉醒,一些与女人相
为“第二性”赋予性别意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
作者: 杨静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双性和谐   批评实践   女性主义  
描述: 二十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传入我国,在经过了漠视、排斥、激烈的争鸣、争论之后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文学批评实践,对我国现当代女性作家、作品的研究,产生极大的影响,研究方法的改进,带给我们一种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史:1837-2000:女性主义视角
作者: 丁坤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女子教育   女性主义   教育公平  
描述: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端于19世纪初,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虽曲折起伏却成绩斐然。从1837年奥柏林学院首次招收女生到如今女性几乎在高等教育各阶段全面赶超男生,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实现了量的突破;从追求
彼岸的希盼—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
作者: 吴英丽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批评   美国华裔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中华裔女性文学更是光彩夺目。本论文选取了在美国文坛享有盛誉、具有代表性的华裔女作家及其作品,从女性主义视角入手,借助于文化批评的手法对她们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反映这些女作家的成就和不足。 论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 对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历史性的
关于中日两国现代女性的立场——以同名小说《厨房》为中心
作者: 叶娉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厨房   女性主义   短篇小说  
描述: 随着本世纪后半期西方妇女争取人的权利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当代女性主义运动所谓“第二次浪潮”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作家,女性文学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而
性别的二元对立与消解
作者: 姜辉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元对立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出现了女权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60年代,女性主义与文学思想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上个世纪后半叶最具活力的文学理论之一。但是,纵观女性主义文学理论
< 1 2 3 ... 38 39 40 ... 72 73 7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