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搜索到相关结果 732 条
-
薇拉·凯瑟《啊,拓荒者!》和《我的安东尼亚》中性别角色的颠覆
-
作者:
白杨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意识
拓荒者
《啊
》
薇拉·凯瑟
性别身份
女性主义
《我的安东尼亚》
性别角色
-
描述:
薇拉·凯瑟(1873-1947)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研究美国拓荒运动的女作家,她着力表现拓荒时代的典型人物,艺术风格舒缓清新,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她一生笔耕不辍,共发表了十二部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和诸多散文、诗歌等,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国内外荣誉:普利策奖、美国妇女奖以及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学位。薇拉·凯瑟在她的小说中着重描写早期女性拓荒者的人格魅力,从美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发掘她所向往的精神美。在她众多作品中,奠定她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的无疑是“内布拉斯加小说系列”,其中《啊,拓荒
-
安吉拉·默克罗比与伯明翰文化研究
-
作者:
肖剑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青年亚文化
流行音乐
默克罗比
服装
伯明翰
后现代
文化研究
女性主义
-
描述:
学术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个领域:青年亚文化与女性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下的文化研究、以及对服装、流行音乐的经验性研究:
-
流动女体的跨国叙事:旅英台籍女性的身体美学与文化认同
-
作者:
康庭瑜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移群
女性研究
美学
身体
认同
迁移
消费
女性主义
性别
-
描述:
本研究聚焦於旅英台籍女性的身體美學和文化認同之間的動態關聯。移群女性的身體是跨國的權力被生產、被銘刻、甚至被挑戰的重要場域。置身於倫敦地區高等教育當中的台灣移群社會網絡,本研究發現身體美學以及其所型構的文化認同總是是情境式的,「移群台灣女性特質」的內涵,在不同時間、空間、觀眾等等脈絡當中,需要與新的情境協商。面對兩種相異的身體想像──台灣的西化理想女體論述,和西方空間中對東亞女體的東方主義式凝視──台灣移群女性在英國的身體美學實踐指明了移群文化認同的動態性和情境性。
-
妇运脉络下看政党外围妇女组织的限制与突破-以民进党水当当助选团为例
-
作者:
郑维钧
来源:
世新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妇运
国族主义
政治动员
水当当
民进党
女性主义
选战
-
描述:
本文試圖紀錄並描繪九○年代台灣女性主義者進入新興本土政黨-民主進步黨-從事「政黨內做婦運」所成立的女性政黨外圍組織「水噹噹」,在兩千年政黨輪替之後從助選團到一般民間社團的轉型歷程。檢視在政治快速民主化、台灣意識抬頭,以及民進黨婦女發展部的培力等因素相互交織下,藉由助選參與公共事務的婦女,在自我組織完成立案之後,成為具有何種特色的婦女社團?其間的組織運作比較起威權時期的婦女社團,取得哪些突破?遇到哪些限制?而這樣的婦女組織對台灣的婦運又有什麼樣的意義?本研究針對訪談及相關文獻資料加以分析,並藉由女性主義國族
-
父权党国的传声筒?-中共妇联组织的决策与政治宣传(1985~2004)
-
作者:
陈慕仪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宣传
父权
妇联
妇女运动
党国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女性主义
妇女工作
-
描述:
為了解中共婦聯的角色定位,本研究從政治宣傳與決策過程出發,以內容分析法對1985-2004年全國婦聯的政治宣傳主要媒介「中國婦女報」加以檢視。其次,由於婦聯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每五年舉行一次。每次會議均有工作報告與決議。本研究對其文件作內容之分析,以了解婦聯組織之決策。 本研究問題意識在於,中共婦聯組織實際擔任的,是黨的婦女政策傳聲筒,還是婦女利益的代表者角色。另外,雖然至今在自主性「婦女運動」發展過程中,婦聯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但在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召開後,是否仍只能侷限在執行婦
-
网络女性写作对女性话语权的拓展
-
作者:
李科洲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社会地位
女性写作
女性话语权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
描述:
本选题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在介绍妇女文学、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等概念的基础上,把“女性写作“定义为由女性写作的具有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网络女性写作”定义为在在互联网上首发的女性写作文本;在这一部分中,还介绍了近年来网
-
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
-
作者:
王建成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式主义
新感受力
文艺思想
反对阐释
二元对立
艺术色情学
坎普
桑塔格
女性主义
苏珊·
快感
-
描述: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美国文化思想界的先锋人物,她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新知识分子”,是“在一个充斥着假相的世界里,在真理被扭曲的时代里致力于维护自由理想的尊严”的文艺批评家、文化批评家、作家,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桑塔格文艺思想实质上是反对本质主义、形而上学和传统认识论的,她认为理性的东西靠不住,“现实”抓不住,主观是绝对的,客观是相对的,“现实”只能是一种有选择的“现实”,“真实”、“真理”同样
-
中国话剧女导演研究
-
作者:
顾春芳
来源:
上海戏剧学院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性思维
现实主义
主流意识形态
人文关怀
知识分子心理构成
女性言说
阴阳刚柔
女性形象
现代精神
女性主义
新时期戏剧
悲悯意识
-
描述:
新时期之后,中国剧坛崛起的女导演群体构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从北京的陈颙、张奇虹、林荫宇、陈薪伊、曹其敬;上海的苏乐慈、雷国华,到四川的查丽芳,广东的王佳纳,还有近两年较活跃的青年导演田沁鑫。这些女导演虽然在创作观念和创作风格上呈现各自的特质,但是同作为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话剧导演,在她们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的导演事业的进程中,以女性的细腻敏锐的婉约风格或奔放热情的豪迈气息诠释着历史、现实和人生。女导演日益成为中国戏剧艺术不可忽视的力量,她们踌躇满志地登上戏剧艺术的圣坛,创造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意义,富有个性
-
台北市娼妓管理办法之研究(1967-1999)
-
作者:
洪婉琦
来源:
台湾师范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病
妓
色情
妇职所
扫黄
性观光
特定营业
妇女运动
娼妓
女性主义
卖淫
-
描述:
本文除緒論外,第一章討論1967年台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前政府對於娼妓所實行的管理辦法,說明臺灣娼妓業的發展與臺灣墾荒時期的開發的密切相關性,娼業多聚集於商船往來頻繁之處,在台北地區且隨著河床的淤積而使娼業興盛的地點有所轉移。臺灣一些特殊的社會環境如:男多於女、婚姻論財、「寬於婦責」以及社會的舊慣和陋習等促成「臺地多娼」的現象,進一步造成臺灣變相的娼妓來源。臺地屢見婢女、童養媳、養女等被逼為娼的情事,從當時留下的契約(紅契、白契)與官員的文字記錄中皆可見端倪。面對社會多娼、民風淫亂以及因宿娼而引發的一些治安問
-
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的自我觉醒与成长
-
作者:
赵泽毓
来源: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文化背景
主体性地位
心理分析
王安忆小说
阴阳平衡
女性形象
两性观
性别因素
中国当代文坛
两性关系
女作家
情感关系
持续发展
西方学术界
成长历程
女性成长
女性群像
女性主义
自我觉醒
文学理论
-
描述:
王安忆小说中女性的自我觉醒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