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寻求自我:《觉醒》的拉康式解读
作者: 邓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镜像   《觉醒》   女性意识   凯特·肖班  
描述: <觉醒>通过描述主人公爱德娜的觉醒,塑造了一位要求摆脱父权社会束缚,追寻自我身份与意识的新女性形象.本文试图借助于拉康的镜像理论阐述爱德娜女性意识的复苏及自我认同.
双性同体:女性性别的理想——从女性主义角度看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的《觉醒》
作者: 王小航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特·肖班   觉醒   双性同体   性别  
描述: 凯特·肖班是美国十九世纪末女性作家。她的《觉醒》因其大胆揭示女性肉体及精神的觉醒而遭当时评论界猛烈抨击并被列为禁书,但后来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所推崇。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书中女主人公的内心渴求和外在境遇并分析创作者肖班试图塑造一个具有双性同体人格的新女性形象。
生命中的孤独 桎梏下的超越——论凯特·肖班的孤独意识
作者: 郝燕   来源: 红河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父权制社会   凯特·肖班   孤独意识  
描述: 孤独意识作为一种情绪体验,在文学领域是永远值得探讨的母题。凯特·肖班及其笔下的女性人物有着浓郁的孤独意识,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创伤性的经历是其孤独意识的起源,被禁锢在家庭樊笼中是她们恒常的生存境遇,而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发使她们毅然抛弃传统的社会道德风尚,执着地追求爱情和自由。然而,她们的行为得不到父权制社会的认可,被孤立于社会生活之外,进行着最艰苦的斗争。孤独带给她们痛苦和疏离感,但同时也是她们建构女性主体的一种策略。
自由的呼唤——评述凯特·肖班的《一小时的故事》
作者: 谭进   来源: 双语学习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象征   女性意识   凯特·肖班   反讽  
描述: 凯特·肖班是一位曾经被人遗忘,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才被文学批评家们重新认识而闻名遐尔的美国现实主义女作家。凯特·肖班及其作品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女性文学的滥觞。本文旨在从形式主义角度通过探讨文中反讽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对日益觉醒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分析,揭露了十九世纪女性逐渐觉醒渴望自由的社会现实。[著者文摘]
男权社会里女性的悲惨命运
作者: 李玲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凯特·肖班   命运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美国19世纪女作家凯特·肖班(1850-1904)的作品《觉醒》(1899)。这部作品深刻的描绘了19世纪美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婚姻家庭生活以及在男权社会下女性对于自我身份的确认和对自由与独立的追求。以往的很多研究都把重点仅仅放在了小说中女主角的分析上,对爱德娜的精神、意识及性等各方面的觉醒都作了深入的分析。但是,本文从小说中的三位女性阿黛尔,雷西和爱德娜入手,分别论述了她们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状态,从而揭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及她们的悲惨命运。19世纪的美国社会在女性的身上
一个觉醒却孤独的灵魂——《觉醒》之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顾群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凯特·肖班   女性主义  
描述: 凯特·肖班(1850-1904)是十九世纪末活跃于美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1899年她的代表作《觉醒》一经问世,即在当时的评论界掀起了惊涛骇浪,遭到了几乎是一边倒的全盘否定。凯特·肖班在备感失望之余,身心俱疲,甚至含怨就此辍笔。然而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人心,《觉醒》一书因其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而被女权主义文评家重新发掘,视若珍宝,甚至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跻身美国文学的经典之列。随着小说命运的逆转,小说作者肖班本人也声名鹊起,她对女性身份的深度质疑,对
从超验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凯特·肖班的《觉醒》
作者: 孙全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觉醒》   精神完美   凯特·肖班   超验主义  
描述: 如今凯特·肖班的小说《觉醒》因其浓厚的女性意识而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登上美国文学的经典之列,成为美国大中学校的教材。这部复杂而微妙的小说的确是一部可以从多重视角来解读的佳作。该小说包含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地方色彩等成分,也表现出浓厚的存在主义和当代女性主义色彩。 本文试图发掘该小说中的超验主义元素,从超验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女主人公艾德娜的觉醒过程,以拓宽人们阅读该小说的视野。超验主义强调精神、自我和自立,以及大自然对人的“神启”,认为个人可以超越物质世界,
从超验主义的视角重新解读凯特·肖班的《觉醒》
作者: 孙全军   来源: 外语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意识   《觉醒》   精神完美   凯特·肖班   超验主义  
描述: 凯特·肖班的代表作《觉醒》因其浓厚的女性意识而被推崇为美国女性文学的扛鼎之作,进入美国文学的经典之列。这部复杂而精妙的小说是一部可以从多重视角进行解读的佳作,包含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地方色彩等成分,也表现出浓厚的存在主义和当代女性主义色彩。本文试图发掘该小说中的超验主义元素,从超验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女主人公艾德娜发现自我、追求自立、实现精神完美的觉醒过程,以拓宽读者阅读该小说的视野。
论《觉醒》的叙事技巧
作者: 张硕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凯特·肖班   觉醒   叙事技巧   人物刻画  
描述: 凯特.肖邦(1 8 5 11 9 0 4)是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美国女小说家。1 8 7 0年,她与奥斯卡·肖邦结婚,丈夫去世之后,在朋友的鼓励之下从事写作,并从中获益非浅。她的作品深刻而细致地
两位“自由女性”形象:安娜·沃尔夫与艾德娜人物形象比较
作者: 高琳琳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艾德娜   凯特·肖班   自由女性   安娜·沃尔夫   人物形象  
描述: 本文将两部经典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安娜与艾德娜进行了人物形象比较,同时文章着重展示出两部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两位作家的独特之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