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对《戴家嬷嬷》中百衲被主题的黑人女性主义研究
作者: 杨帅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性   妇女性   《戴家嬤嬤》   百衲被   女性主义   整体性  
描述: 美国评论界。80年代早期,艾丽斯·沃克提出了“女性主义”这一概念,并将黑人性,妇女性及整体性作为理论根基。其女性
徐坤小说论
作者: 邵敏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作品风格   中国当代文学   小说作品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徐坤  
描述: 上世纪末,女作家徐坤及其作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面貌。作为“女性主义文学的新觉醒”,她的名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力求对徐坤的小说作品作较为全面的思想和艺术分析,着重剖析徐坤小说的文化意义以及作者基于女性主
“卫慧现象”论析
作者: 王瑜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写作手法   文化语境   身体写作   卫慧现象   女性书写   价值评价   女性主义  
描述: “卫慧现象”是世纪之交在中国文坛以至在世界文学圈中引起广泛争议的文学现象之一。“卫慧现象”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由卫慧特殊的写作方式、写作特点造成的。“卫慧现象”的出现是中国当代尤其是九十年代末期都市不同文化特质深层碰撞的结果。“卫慧现象”不是卫慧一个人造成的,不是卫慧一个人的现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批与卫慧有着相近创作倾向的青年女作家的创作共同影响、推动了“卫慧现象”的产生。从某种意义上看,“卫慧现象”已超出了文学现象所能涵盖的范围。本文在探讨“卫慧现象”时,不再仅就文本来谈论“卫慧
中、希神话中的女神神话比较
作者: 铁菁妤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希腊神话   女神神话   中西文学   文学思想   女性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为了探讨中、西方女性文化、文学存在明显歧异的原因,而上溯到文学的最初样式--神话那里去进行一翻梳理和涉猎,以期拓出一种本文独立的研究视域。 人们普遍希望从古人的精神遗存中寻求文明发展的内在规律,希望从更深层次了解日益繁复的社会问题和个体精神现象,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神话是与人类起源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又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相通性的精神遗存现象,容易跨时空地引起民族间的对话。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均源自于各自神话传说,文学也是在这种文化的氛围之中产生出了惊世的经典之作。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中、西方
女性的自我言说
作者: 卢玉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孤独   菲勒斯文化   陈染   死亡   女性主义  
描述: 性同体”的创作思想,唱响了女权主义的号角,影响了世界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塑。陈染,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中国先锋小说和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以现代知识女性的视角
饥饿女儿们的追寻
作者: 刘芹利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身份   食物   心理分析   女性亚文化   女性主义  
描述: 黄玉雪(1922-2006),汤亭亭(1940-)以及谭恩美(1952-)是美国华裔文学界最具影响,最知名的三位女作家。其中黄玉雪1945年发表的《华女阿五》最早获得美国主流的认同。这本书被认为是亚裔美国文学早期的经典作品,至今从未绝版。深受黄玉雪的鼓舞,汤亭亭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同时也是她最著名的作品《女勇士》(1976),并荣获了美国国家图书批评界非小说奖。她的重要作品还包括《中国佬》(1980),《孙行者》(1989)等。虽然汤亭亭的作品招致了一些猛烈的批评,但是她那令人震撼的文字大大充实与丰富了当代美
论柳如是诗词中女性魅力的美学价值
作者: 贺超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如是   女性意识   精神内涵   女性美学   女性主义   女性魅力  
描述: 柳如是,一个不应被人忽略的女诗人,她的诗作不仅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上颇包盛誉,而且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一反传统对柳如是传奇身世的过分关注,而以柳如是诗词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些观点和视角和如是诗词独特的艺术价值.?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 王建香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价值   女性主义诗学   双性同体   弗吉尼亚·伍尔夫   女性主义  
描述: 的女 性观。这一基本主张是她的文学创作和女性主义诗学思想的基础。在 具备必要的写作条件,建构女性自己的诗学传统,表现独特的女性价 值观念和形成双性同体的创造性头脑等方面
一九九○年代吴天章作品中的女性寓意
作者: 薛怀琦   来源: 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同志   国家认同   同性恋   台湾美术   女体   吴天章   本土化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台灣藝壇上頗富盛名的當代藝術家吳天章(1956-),在1990 年代大舉啟用自主性女性形象和女性化男子形象作為作品的主角,在作品中各自展現了批判性和非批判性的性別意識,與台灣藝壇上歧視女體的主流風潮分別呈現謀合與對抗的狀態。吳天章曾自承致力掌握時代風潮,暗示性地暴露了他在作品中與歧視女性的主流風潮謀合的原因。然而,筆者的研究發現,吳天章部分具有性別批判意識的作品,是藝壇上少數不與歧視女體的主流風潮合謀的知名作品,因此,也使得吳天章意外地在台灣藝壇上,成為第一位在作品中呈現批判性性別意識的主流男性創作者。
挑战权威:安洁拉.卡特短篇小说中的性欲与暴力
作者: 李宏芸   来源: 淡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短篇故事   父权     童话故事   二元对立   暴力   女性主义   性别压抑  
描述: 透過安潔拉.卡特的短篇小說《染血的房間》,本論文旨在解構童話故事中深植的女性形象。卡特改編的童話故事加入了性與暴力於那些經典的童話故事中,像是白雪公主, 灰姑娘, 藍鬍子和美女與野獸,推翻了在父權思想體制下被壓抑的女性形象。卡特運用情色文學的元素,打破深根蒂固地男尊女卑的關係。藉由卡特的改編故事,女性從她們壓抑的性慾望中解放並且更進一步地提高了女性在歷史中的地位。 首章透過《雪孩》以及《掃地娘和母親的鬼魂》兩個改編《白雪公主》以及《灰姑娘》的故事顛覆了傳統童話故事中的二元對立以及對女性的刻版印象。我帶入
< 1 2 3 ... 71 72 73 7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