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角下马克斯•弗里施的《技术人法贝尔》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任钊仪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技术人法贝尔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以著名德语作家马克斯•弗里施的长篇小说《技术人法贝尔》为研究对象,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主义代表作品《第二性》为理论依据,运用理论基础结合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小说中的女性
女性主义视野下男性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以冯小刚贺岁片为例
作者: 徐瑞禅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冯小刚   男性叙事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性别建制在社会文化和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男女平等”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西方女性运动三次浪潮以后,女性主义影响了中国一批思想家和学者,自此女性主义开始了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从
女性主义视角下《格萨尔》与荷马史诗女性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 余丽丹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荷马史诗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格萨尔》  
描述: 史诗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它记录了人类先民奋斗拼搏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力与美、爱与恨交织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也是现代人探寻古人思想痕迹的重要媒介物。《格萨尔》与荷马史诗作为中国藏民族与古希腊民族的史诗巨作,集中体现了两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生态环境及人文意识形态,是我们研究当下欧洲与我国西藏思想文化的重要“启蒙”书。虽然《格萨尔》与荷马史诗都是英雄史诗,其焦点在于男性,其中心在于征战,其灵魂在于男人的荣誉与拼搏,女性在其中只是陪衬者,她们少有大篇幅的描绘与刻画,在学术史上也常被忽略。但是,这些
纳博科夫小说中男性视阈下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许原雪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视阈   纳博科夫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世界文坛中的一个传奇性人物。许多读者和批评家倾向于关注他作品中的形式、风格、语言和写作技巧,但极少有人对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同时结合
女性主义的怀疑:以嘉比丽勒·沃曼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
作者: 叶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嘉比丽勒·沃曼   女性形象   怀疑   女性主义  
描述: 心理,并且她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是不幸的。嘉比丽勒·沃曼的许多作品都描写了一些不幸的女性形象,并且这些女性都具有女性意识。本文通过嘉比丽勒·沃曼刻画的这些女性形象尝试分析她对女性主义的态度。嘉比丽勒·沃曼笔下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女性形象传播:以美国电影为例
作者: 彭袅婷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美国电影   文化误读   女性主义  
描述: 跨文化传播既促进了多元文化的生成和发展,同时也加速了文化全球化进程。在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传播新秩序下,美国电影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人文科学研究的热点。美国电影塑造中国女性形象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影响力强大、具有全球覆盖率的娱乐形式,美国电影向观众展示、阐述以及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和其相应的文化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中国女性作为中国和华人的代表之一,在美国电影中被刻板成神秘的、具有异国神韵的以及软弱的受害者或是附属品等形象,女性角色从出身风尘的妓女到身份显赫的达官贵人,从等待救援的弱女子到拯救社会
网络体育报道中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章关关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网络媒介   体育报道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女性主义思潮向社会学科领域全面渗透的背景下,产生了一门新的跨学科研究即“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或称“女性与传播研究”。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女性主义视角来审视人们日常生活常见的体育网络报道中女性形象
《中国妇女报》女性形象建构及变迁
作者: 遇莹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中国妇女报》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国妇女报》所勾勒出的中国女性整体形象变迁的轨迹,并尝试找出变迁背后的原因,为“媒介与女性”这一研究领域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绪论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主要关注点、取得的成就及在关注领域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指出论文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和意义。 正文共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中国妇女报》女性形象的变迁作了简要的梳理。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妇女报》主要通过消息的形式,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层次较高、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的风采,但忽
《都柏林人》中的女性形象重塑
作者: 侯文瑞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形象重塑   女性主义  
描述: 的女性,并对限制女性生活的男权文化进行了批判。如果结合乔伊斯所处的时代和家庭背景以及作品来分析,便可看出乔伊斯对女性是怀有深刻同情的。本文将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角重新解读《都柏林
张洁和朴婉绪20世纪80年代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比较
作者: 李洁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80年代是中韩两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口益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世界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中韩两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也逐渐繁荣发展起来。中韩两国女性作家也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快节奏迅速地从边缘
< 1 2 3 4 ... 72 73 7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