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在禁中飞翔——论林白作品的女性文学特征
作者: 王艳蕊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文学诗学   林白   女性文学  
描述: 伴随着女性文学在世界范围内渐渐浮出历史地表,对女性文学的研究也渐露 峥嵘、日益发展。本文作者认为,女性文学就是用不同于男性的话语、不同于男性 的视角和目光表现女性不同于男性的历史体验、心灵历程和精神史。风中摇曳的 枫叶不会片片相同,众多作家的女性文学作品也各有各的特点,但它们却具有相当 部分的共同之处。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对林白作品的解读,分析出女性文学的一般
近代女作家单士厘研究
作者: 王璐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单士厘   闺秀文学   生平   女性游记   受兹室诗稿  
描述: 单士厘是清代闺秀的一朵奇葩,以自身对妇德的宣扬和深厚的学养,完成著作等身的一生;用弱小的身躯和脚步追随丈夫走遍世界,并留下文字,这些都使单士厘成为一代才女,贤妻良母的典范和走向世界的知识女性先驱。单士厘是浙江萧山人,后因战乱迁居海宁硖石镇。她一生著述颇丰,有:《受兹室诗稿》、《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清闺秀正始再续集》、《清闺秀艺文略》、《家政学》、《懿范闻记录》等作品。本篇论文主要针对单士厘所作的《受兹室诗稿》、《清闺秀正始再续集》、《癸卯旅行记》、《归潜记》四部作品进行研究。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
晚清女性诗人施淑仪研究
作者: 王晓萍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学思想   晚清女性诗人   诗歌创作   施淑仪  
描述: 和影响。全文共分五章:第1章绪论,主要观照20世纪以来有关女性文学和清代女性诗人的研究现状,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
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青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职匹配   女大学生   创业心理教育  
描述: 本文以人职匹配理论为依据,结合社会角色理论和女性学理论,整理女性创业的研究成果和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对女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心理障碍进行解析。描绘出影响女大学生创业心理的因素,具体包括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当代环境逆流和创业教育的缺失等。女大学生要创业成功,首先需要合理定位自己,而人职匹配理论是职业选择的关键理论。大学生就业难是时代的背景,在社会性别歧视下生存的女大学生的处境更加艰难。这样,运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女大学生调整好心态,以其调动女大学生的创业
张爱玲《金锁记》异化翻译评析
作者: 王慧平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异化翻译   自译   《金锁记》  
描述: 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在很多作品中都塑造了富含人生悲剧命运的女性文学形象。她把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而精彩动人的女性传奇。她是20世纪文学史上少有的可以自由纯熟地运用双语写作与翻译的作家。作为作家,张爱玲声名远扬,赢得了文艺界学者们及多国读者们的高度赞扬,《金锁记》是张爱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许多批评家的赞誉,傅雷先生把这篇小说视为中国文学的巅峰(傅雷,2005:53);夏志清教授则称之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夏志清,2
女性笔下的自我救赎: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解读《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
作者: 王真祯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传统道德   美狄亚   自我救赎  
描述: 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研究文学是当代文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女性主义致力于突破传统的话语意识,力图展现一种话语方式的、既非男性化的、也不是纯粹女性化的“第三态”思维。女性主义批评家的目标就是试图在一切方面建立起独立于男权主义、有自身性别特征的文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以追求在人权上与男性的平等。《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是典型的适用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研究文本。Л.Е.乌利茨卡娅是20世纪著名的俄罗斯作家,是女性文学作家的杰出代表,也是“拥有读者最多的俄罗斯女作家”,其文笔细腻、情感丰富。在20世纪末充满动荡的俄罗斯社
空间批评视域下《接骨师之女》的女性成长
作者: 王巍烨   来源: 黑龙江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接骨师之女》   女性成长   空间批评理论  
描述: 随着多种族裔文学在美国的蓬勃发展,华裔文学已逐渐成为美国文学中一股重要的力量。许多华裔女作家创作出来的女性文学形象独特而深刻,受到了评论界和读者的一致赞誉,为美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其中,谭恩美就是代表之一,她的作品大多描写多元文化背景下华裔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境况,细致地展现了华裔女性成长的艰辛历程,歌颂她们虽经历迷失、困惑但勇于追寻自我的勇气和决心,把华裔女性特有的坚强和执着精神传递给每一位读者。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就是这样一部深度关切女性成长的作品。女主人公露丝在阅读了母
女性的婚恋困境与自我拯救:以吕红小说集《午夜兰桂坊》为例
作者: 王超鸿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认同危机   婚恋困境   自我拯救   文化隐喻  
描述: 旅美作家吕红,现为美国《红杉林·美洲华人文艺》杂志总编、美华文协副会长,中国侨联文协顾问。著有长篇小说《美国情人》、《尘缘》,散文集《女人的白宫》,小说集《午夜兰桂坊》、《红颜沧桑》等。主编《女人的天涯》(大陆版)、《新世纪女性文学奖作品精选》(台湾版),获各类文学奖,并获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美国国会议员、加州及旧金山市府颁发的多项嘉奖。我国对吕红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他的中短篇小说研究更是乏善可陈,国内学术界鲜少有人关注她中短篇小说的婚恋困境与身份认同危机。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吕红研究成果尚不丰富,存在着诸多
文学文本中的女性意识和话语重构——以当代中国女性小说为例
作者: 王晓丽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话语重构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描述: 20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随即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成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不仅是对女性文学的理论总结和认识,更能为现实中的女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和思路。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女性意识一直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重要话题,也是女作家的主体意识之一。女作家的创作是建构女性文学的基础,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展开提供文本支持。从女性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道路来看,女性意识的自觉程度决定着女性主义进步的速度,它是女性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女性主体自我发现的基础。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性意识
作者: 王丽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性意识   身体写作   女性言说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在新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不仅呈现出了许多种写作方式,而且作品的内容也更是丰富多彩。尤其是在新时期的女性文学中更是有不少作品把身体写作作为主要的写作类别,而且把性意识作为其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女性文学的界定入手,阐释了对身体写作的多元理解,认为身体写作是对近年出现的一种特定文学形式或言说方式的概括,是女性表达自身价值与体验的一种特殊的他人不能替代的言说方式。女性性意识是一个不同于身体写作和性文学的概念,是更合适于概括当下女性文学作品中身体写作内容的一种说法,也是对当下这种言说内容的一种提升式诠释。文章通过
< 1 2 3 ... 71 72 73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