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狄金森诗歌中的女性主义倾向
-
作者:
刘守兰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形象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女性语言特征
-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探索性别为作家提供的独特视野和语言风格,本文探讨这些特征在狄金森诗歌中的体现。凭借貌似温顺的女性形象和有悖传统的语言模式,狄金森向男性本位文化展开抗争,构建富有个性特色的诗歌模式。
-
女性笔下的自我救赎: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解读《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
-
作者:
王真祯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传统道德
美狄亚
自我救赎
-
描述:
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研究文学是当代文学的重要发展趋势。女性主义致力于突破传统的话语意识,力图展现一种话语方式的、既非男性化的、也不是纯粹女性化的“第三态”思维。女性主义批评家的目标就是试图在一切方面建立起独立于男权主义、有自身性别特征的文学、文学史和文学理论,以追求在人权上与男性的平等。《美狄亚和她的孩子们》是典型的适用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研究文本。Л.Е.乌利茨卡娅是20世纪著名的俄罗斯作家,是女性文学作家的杰出代表,也是“拥有读者最多的俄罗斯女作家”,其文笔细腻、情感丰富。在20世纪末充满动荡的俄罗斯社
-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简爱》中的“阁楼”体现的女性边缘化问题
-
作者:
孔令杰
来源:
赤子(中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心与边缘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男人与女人
简爱
房屋与阁楼
-
描述: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角度,对女性文学史上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意象——阁楼,这一幽闭狭小的空间,进行进一步解析。在一座建筑物中,若房屋被看做中心,那么阁楼就处于边缘。在一对男女关系中,若男人处于中心,那么女人就处于边缘。房屋与阁楼,男人与女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里的中心与边缘一一对应。本文运用这一对关系对《简爱》这部小说中房屋与阁楼的关系,阁楼里的女人梅森与房屋主人罗切斯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
父权统治下的性别身份缺失:论《小武》、《任逍遥》等影片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宵
来源:
艺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统治
父权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小武》
影片
逍遥
女性形象
性别身份
-
描述:
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运动促成了左倾学术思潮在欧美的蓬勃发展,其中,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作为一种凸显文本外部研究的批评流派,被主流西方学界所接受和运用。然而,在华语文化背景下,女性主义批评
-
一部富有创意的研究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品的专著:《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一书评介
-
作者:
罗良功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作品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美国黑人
种族
专著
身份认同
创意
性别
-
描述:
唐红梅女士的专著《种族、性别与身份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以中国女学者的独特视角,运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和托尼·莫里森的文学创作进行了系统研究,表现了作者敏锐的学术嗅觉、深厚的学术功力和宏伟的学术抱负。沃克和莫里森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最重要的两位黑人女作家,各自以自身的艺术风格、社会视角和思维模式展现了70年代以来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又同时以各自对种族的关心、对黑人女性的关切和对黑人女性身份的探寻展现了这一时期黑人女性文学的基本主题。可以说,这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