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清代女性咏史诗研究
作者: 王丹丽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咏史诗   女性文学  
描述: 目前可见最早的女性咏史诗见于晋代,经历唐宋元明而未有大的进展,进行咏史诗创作的女性屈指可数。然至清代,女性咏史诗坛面貌大变,内容取材广泛、艺术特色丰富,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远超前代。女诗人在咏史诗中叙述历史、抒发情怀,大胆地指点政史、评议得失,呈现出与传统所认为的女性文学“阴柔”、“内敛”特点不同的风貌。本文从创作发展历程、热点主题及意义、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清代女性咏史诗进行研究。将其创作历程分为三个阶段:顺治至雍正时期为兴起期,乾隆至嘉庆为繁盛期,道光至光绪为成熟期。对咏史诗中主要的吟咏对象进行分类
清代闺秀诗话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批评标准   闺秀诗话   批评方法   女性  
描述: 清朝女性文人辈出,诗文作品层出不穷,可谓是女性文学觉醒的时代。女性诗人诗集的大量出现,不仅缓解了女性在文学史上长期缺席的状况,同时也促使了闺秀诗话的大量涌现。本学位论文通过对清代闺秀诗话的整体研究,以期总结出清代闺秀诗话在辑录和品评诗人诗作时所体现出的共同之处以及它的价值和局限,从而在整体上对清代闺秀诗话有更深一步的认知。对清代闺秀诗话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来论述和探讨: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阐述了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清代女性文学的兴盛以及本次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整体上
两汉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冬苗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特质   文学形式   文学思潮   女性文学   体现与创新  
描述: 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为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也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创作和研究背景,提出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概述这一时期女性文学的总体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题材,以个人际遇、闺阁生活为主要表达内
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台湾   现代主义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五四传统  
描述: 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总是以“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三重边缘的符号,边缘或者消音于中国文学史的叙述和研究中。异己意识形态的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以往的文学史著中几为空白,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纳入文学史的撰述成为共识并已付诸于实践,但遗憾的是,新的文学史中还是多以单章另列的方式将其放逐于大陆中心论述的边缘。而在台湾八十年代随着岛内本土化运动的兴起,强调台湾的本土意识,以“大陆文化回顾”为主流的五六十年代文学,也被忽视或摒弃。另一方面,五六
寻求确定女性文学身份的孤独猎人
作者: 王慧英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孤独   文化   文学身份   性别  
描述: 尽管李清照(1084 - 1156)和伊丽莎白·巴莱特·白朗宁(1806-1861)生活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她们却在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她们的著作震撼了文学评论界,在文学史上评论家们对其进行过广泛的研究。本篇论文作者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她们能在传统的文学界成为出类拔萃的女诗人?这二人都生活在中国和英国族长制的社会里和男性统治的文化中,女性的发言权和女性问题一向被忽视,女性文学被贬为男性文学之下,而且她们经常处于劣势和较低的地位之中,在中国女人被视为被动的角色和附属物,在英国
女子高等教育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
作者: 王翠艳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妇女文学   妇女教育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描述: 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诞生与现代女性文学的发生不仅同步,而且关系相当密切。不同于新文学第一代男性作家的多数负笈海外和传统女性作家的闺阁受教,现代女性作家的出现和女性文学的发生基本属于国内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物。女子高等教育及其校园文化语境不仅为具有主体意识的“新女性”的产生准备了... >> 详细
澳大利亚中国学—中国女性学研究
作者: 王春荣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学   中国女性学   澳大利亚   女性民族形象  
描述: 长期以来,中国女性学在海外中国学中一向是少为人关注的研究领域。以往一个世纪以来,裹脚、纳妾、中国性文化和家族体系是中国女性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的研究领域蜂拥而现,涉及女性民族形象、文学中的性别研究以及在历史、哲学和艺术中性别问题的表现。本文选择澳大利亚中国学中的中国女性学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介绍、讨论当今主要澳洲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成果、理论、研究方法和独特见解。第一章是概论,主要介绍澳洲中国学的概况背景并陈述本文选题缘由及过去中国女性学研究模式。第二章讨论中国女性学中“颠覆性模式”,
被动的选择:当代女性文学叙事中的性别政治与婚姻形态
作者: 王嘉姝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和谐   两性平等   性别政治   女性婚姻  
描述: 婚姻关系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既受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又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这在文学领域体现得尤为直接和形象。本文拟以性别政治为切入点,通过张洁、李昂、张爱玲、池莉等女性作品,试图解析性别政治如何左右女性在情爱和婚姻中的价值选择、心理结构、思维习惯和未来命运。 第一节无奈的婚姻选择 在以体力为社会分工标准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女性逐渐被排除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外。在男人看来,“男人是主要的,女人只是附属品而已。”随着注意的中心集中于男性及其活动,两性生理上的差异也逐渐转变为权力和
走向经典——铁凝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
作者: 王晓娜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教育   经典化   文学史   铁凝   文学奖  
描述: 研究铁凝作品的经典化,梳理铁凝作品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借此来一窥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经典化的复杂情况,是一个颇具价值和意义的命题。关于铁凝作品在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是如何走向经典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前经典化时期的构建。1957年出生的铁凝自1973年发表处女作《会飞的镰刀》到1984年底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铁凝在早期取得的成绩,除了铁凝自身的创作才华和农村插队期间所获得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河北优秀老作家徐光耀、孙犁等人对后辈作家的大力提携和引介也是极其重要的;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神话原型阐释
作者: 王玉朋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娲神话   诺亚方舟神话   神话原型   嫦娥奔月神话   置换和变形   当代女性文学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神话原型阐释
< 1 2 3 ... 70 71 72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