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三国人物形象的新塑造:从文字文本到电玩文本的讨论
作者: 王竣平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图像文本   三国人物形象   形象塑造   电玩游戏   文字文本  
描述: 本研究主旨是討論三國人物形象,從文字文本轉移到電玩文本的過程中,其形象的塑造變化。主要研究目的為:第一,要了解三國人物形象在文本流傳時所產生的變化,特別是電玩遊戲對三國人物形象的設計。其次,電玩遊戲與動漫畫用什麼方式塑造三國人物形象,是否有特定原則?第三,玩家對於三國人物形象多元化可能有何種看法? 本文將三國文本分為文字文本與圖像文本,先說明文字文本的流傳與演變,接著討論圖像文本的詮釋方式與作品的內容特色。之後從各個陣營中挑選人物並比較人物事蹟與電玩遊戲所設計的人物能力,說明電玩遊戲如何塑造三國人物形象
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女性身份的自我确认
作者: 王猛   来源: 天津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曼斯菲尔德   身份确认   女性主义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 1888-1923)是20世纪初期英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对英国短篇小说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她笔下的人物多以女性为主人公,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反映了她对女性生存和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曼斯菲尔德小说中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主要以当代女性主义理论为支撑,从“身份确认”的角度,探讨女性生存境遇同身份确认之间的关系。“家庭”、“爱情”、“职业”是女性确认自我身份的三个最重要的语境。女性身份是特定时代不同社会因素共同建构而成的,是一个模糊的文化
Paradox: Maintenance and Subversion of Feminism in The Thorn Birds
作者: 王萱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性   话语   《荆棘鸟》   女性主义  
描述: 澳大利亚女作家考林·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的代表作《荆棘鸟》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家世小说,讲述了1915-1969年间克里利一家三代女性的情感和人生经历。小说中四位女性人物各自的经历和命运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澳大利亚女性成长的真实写照。本论文主要以女性人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的相关理论,从主体性和话语的角度解读小说中女性主义的思想。论文认为女性一方面在恶劣的自然社会环境中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坚定的爱情追求为其赢得了主体地位,同时女性表现出对男性主流话语的反抗,两者论证了女性主义基调的维
On Female Identity in Wndy Wasserstein's Plays
作者: 王蕾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森斯威格姐妹》   《一个美国女儿》   《海蒂编年史》   女性身份   温迪·华瑟斯汀   女性主义  
描述: 美国女性主义学者朱迪斯·基根·加德纳认为,女性身份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同男性一样,必须经历不同的阶段才能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进而建立自我身份。在所有的阶段中,社会角色、群体认同以及身份危机在女性身份的发展历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温迪·华瑟斯汀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女性剧作家之一,被誉为揭示女性身份危机的代言人。华瑟斯汀笔下的女主角们经受了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的考验,走过了自我身份建构的不同阶段。本论文将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华瑟斯汀三部戏剧中女性遭遇的身份问题进行系统地讨论。论文首先具体阐明论文
《愤怒的葡萄》圣经原型研究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体   主题   圣经原型   内容  
描述: 在文学史上,神话为作家提供了一套评论现代事件的速记符号系统。原型的使用,使现代世界中的悲剧不仅具有历史的深度,而且超越了现实,变得具有一般性。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圣经原型。圣经原型与现实的小说相呼应使小说具有永恒的意义。圣经对西方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涵盖了文学作品的内容,文体,主题等各个方面。近些年,国内外进行了大量关于原型批评的研究,在许多期刊杂志上刊登了大量的关于圣经原型理论的篇章,并且还有不少将原型理论用于分析和研究具体小说、诗歌的作品。通过对比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原型批评实践仅分析某一本
从话语分析文体学角度探析电视剧《金粉世家》中人物对话
作者: 王若雪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权势关系   话语分析文体学   金粉世家   人物刻画  
描述: 经典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是由中国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原著改编而来。之前对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评论,叙事分析,美学意识和女性人物命运方面。而用综合性的语言学方法来研究剧中人物对话的研究寥寥无几。另外,戏剧,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尤其是戏剧衍生形式中的电视剧,在文体学理论框架中的研究并没有像文学体裁中的诗歌和小说那样受到同等的重视。本文应用了一种综合模式(即结合三种话语分析语用学的方法)——会话分析,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对剧中情节及角色性格做一个全面的解读。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在会话分析框架中,通过话论转换
台语流行歌曲中的母亲形象:以洪荣宏和江蕙为研究对象
作者: 王奕儒   来源: 国立成功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故乡   亲子关系   母职   台语歌   游子   社会变迁   江蕙   洪荣宏   性别  
描述: 本論文旨在經由分析洪榮宏、江蕙所演唱的台語歌曲探究大眾心中的母親形象,以及此一形象所涉及的母職內涵。兩人的歌曲跨越1970~2000年代;這三十年間的台灣社會歷經解嚴、經濟轉型、人口由鄉村往都市移動以及婦女運動興起等重大里程,藉由分析這兩位歌者的親情之歌,筆者試圖檢視台語流行歌曲如何回應社會變遷,而這些變遷如何影響台灣人們對於母親形象的想像,同時,亦觀察這兩位歌者如何以不同的性別位置吟唱母親、呈現著不同的親子關係,並反映出台灣社會賦予兩性在家庭中的位置。本研究視台語流行歌曲歌詞為一種敘事,並從「敘事觀點」
现当代文学中的寡妇形象研究
作者: 王维维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文化   贞节   女性意识   寡妇   生命力  
描述: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由于封建文化的垄断性,妇女地位的从属性,使女性成为了失语的群体,而寡妇—更是游离于女性之外的特殊群体,她们是被孤立在社会、人群之外的。寡妇始终是封建道德观念关注的核心,寡妇作为男权社会的殉葬品,一方面忍受着丧夫的巨大痛苦,一方面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甚至自身的巨大压力。她们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尊严和权力,她们必须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地永远生活在对于死去丈夫的哀悼之中,不能改嫁,成了活的死人。她们完全被禁闭在正常社会生活之外,家中单调无聊的生活无所寄托、毫无兴致,她们永远没有幸福可言。但她们有着
论碧翠克斯·波特动物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王莹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碧翠克斯·波特   维多利亚时代   动物故事   女性主义思想  
描述: 《彼得兔的故事》的作者碧翠克斯·波特(1866-1943)享誉世界,是英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她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为动物故事,文字间穿插作家自绘的精美水彩图画,既益于叙事,又不乏绘画艺术之绝妙,让无数小读者们和他们的父母皆爱不释手。目前为止,国内只有一篇学术论文提及到了碧翠克斯·波特这位英国杰出儿童文学作家。国外只有少数文学批评家将碧翠克斯·波特的动物故事作为严肃的文学作品进行批评,而且关于她的研究仅集中在其文学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和其在英格兰北部湖区的生活经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这两个方面。然而,本文
玛莎·奎斯特:追求自由的女性
作者: 王江宏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玛莎·奎斯特   追求自由   女性主义  
描述: 多丽丝·莱辛,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论家称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为西方女权主义的“圣经”。她的许多小说都揭示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忧愁、彷徨和抗争。从她笔下众多女性人物的经历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于女性追求自由独立问题的看法。本论文通过分析小说《玛莎·奎斯特》中主人公玛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出女性追求自由所遇到的困难和百折不挠的精神。Quest意思是追求、探索,玛莎·奎斯特的一生就像她的名字一
< 1 2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