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中国内地新生代女导演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丽莉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生代女导演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导演创作群体在中国电影界保持着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在中国电影百年发展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风姿各异的女性为电影增添了亮丽的风采,同时也让人久久的回味,获得美的享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时至今日,新生代女性导演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更是值得进行系统的研究。女性形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载体,被创作者们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含义。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女性,不同程度地被美化、理想化或者是丑化、妖魔化,和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女性形象往往出现天使与妖女、圣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之探究
作者: 魏懿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平衡观   女性形象   罗伯特·弗罗斯特  
描述: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是美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曾四次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他的诗歌常以新英格兰的乡村生活为主题,善于寓理于景。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弗罗斯特研究者大都仅仅关注其诗歌中的各种自然意象,却往往忽略其诗歌创作中的另一类重要意象——女性形象。尽管涉及女性形象的诗作在弗罗斯特的创作中似乎未占主导地位,但这些隽永佳作也是其诗歌创作不可或缺和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正是亟待挖掘的研究领域。本文共分五章,主体部分为第二,第三及第四章。第二章分别从弗
宋代的女性形象及其生活——以图像史料为核心
作者: 谢江珊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生活   社会性别   宋代女性形象   图像史料  
描述: 本文以搜集到的图像史料为蓝本,结合正史文献、笔记小说、诗歌以及墓志铭中的记载,考察图像史料所反映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生活及其隐喻的社会现象。同时借助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社会性别理论,通过新的角度考察宋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流传至今的宋代绘画、雕塑、壁画等图像史料清晰地再现士大夫心目中理想贤妇的形象:她们外表窈窕纤细、婀娜秀美,服饰趋于保守,举止端庄娴静,站坐皆宜;而内在温厚柔顺、知书达礼,未出嫁时孝顺父母,出嫁后孝敬公婆,有能力辅佐丈夫,有教养抚育子女,内保夫家宗庙,外调宗族关系,使家族和睦,子孙繁衍。然而,现实
沪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一帆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教学价值   女性形象   中学语文教材  
描述: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素养的重要媒介,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文化将对学生的性别观和人生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当今教育领域,以性别为视角研究教育问题成为一大热点,本文则以性别为对象研究沪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一方面对学生建立科学的性别观和形成对女性的正确认识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笔者希望能通过查证相关资料,进行多方位地探究让人们关注女性形象这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法、统计法、内容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论的基础上
《我作为男人的一生》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谢瑞莲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非虚构小说   女性形象   《我作为男人的一生》   文化象征  
描述: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当代犹太作家,被称为美国活着的文学神话。《周日电讯报》上称赞罗斯拥有一支发光的笔,当代美国小说界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他以作品的多产、艺术风格的多变以及主题上的不断创新而备受文学界的关注。他的创作是和时代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罗斯已创作的三十多部作品中,每部作品中都有性爱描写,里面的女性人物也一反文学和文化传统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强悍和温柔、反抗和顺从而强悍和反抗居多的特征。他作品中的女性也不再是男以往作家笔下的社会牺牲品,男性反而成了女性欺压下的牺牲品。对于罗斯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
从《异形》系列影片看美国恐怖片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作者: 吴琳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恐怖片   异形   女性形象  
描述: 1979年《异形》的出现不仅让好莱坞重新拾回失落已久的外层空间恐怖风格,还缔造了艾伦?雷普莉这一经典的女性形象,并引发强烈的社会反响。在随后的20年间,3位著名的电影导演分别执导了3部续集,均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不俗的票房收益。雷普莉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一直存在,但具体的角色设定呈现层进式变化的规律。该形象在受到女性运动波及的同时,还开创了“女英雄”模式并启发和影响了美国恐怖片女性形象的设定。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分别从研究背景和目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对《异形》
自我意识的觉醒—绘画中女性形象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image   consciousness   sex   self   female   passive   second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是绘画界永恒不变的主要角色,从原始社会开始,女性的形象一直被各个时代所赋予不同的定义。但一直以来,社会被定义为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性别,在传统男性社会定义中女性形象被定义为温柔美丽和性感的消费形象和被动的欣赏角度。直到20世纪70年代女权运动的发展使女性形象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尤其体现在女性艺术家的艺术语言中。女性把这种传统的被动地位逐渐转化为主动、独立自我,真实的女性身体,女性形象的不断改变代表着女性这一被称为“第二性”的群体正依靠她们自己的力量在改变被动的历史。也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
基督教女报与中国女性形象的建构(1912-1941):以上海基督教女报为考察中心
作者: 杨照蓬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角色   社会角色   基督教女报   女性  
描述: 基督教新教自1807年传入中国至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历经百余年,其在华事业获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妇女事业,基督教差传机构一直将其视为重点。从早期倡天足、兴女学、办报刊到创办女报,无不渗透着其传教主旨。基督教历来重视对中下层女性的宣教,基督教女报继承了这一点,强调女性家庭角色的现代化,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婚姻角色和生育节制引导女性。抨击纳妾和贞操节烈等婚姻陋俗,主张建立以两性平等为基础的新型婚姻关系。对于彼时兴盛的“生育节制”思潮,反对德意法西斯的“奖励生育”的思潮,坚持在不违背基督教原则的情况下,有道德的节
论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统
作者: 龚陈婷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马斯·哈代   性格与环境小说   悲剧   女性形象  
描述: 托马斯·哈代是作为英国文坛上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十四部优秀的长篇小说,而其中以威塞克斯为写作背景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精神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纵观哈代的小说,女性形象始终活跃在舞台中心,他笔下的女性虽然繁多,但却不重复雷同,她们身上强大的个人魅力以及悲剧色彩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和探索空间。现阶段国内外的哈代研究往往过多地集中于对哈代个人的悲剧思想、威塞克斯小说风格、艺术手法和宗教观等的探讨,虽然对女性形象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多数的学
民国初期女子国文教科书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任晓玲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民国初期女子国文教科书女性形象研究
< 1 2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