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765 条
-
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女性叙事
-
作者:
王海霞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
叙事
重复回忆
-
描述:
面对女性在社会中受到的压抑与歧视,女性作家在作品中极力地揭示女性现实与心理,从而构建女性的主体地位。女性作家探索文本与性别的联系,通过各种叙事手法将性别问题与社会、文化、历史、政治及种族问题等联系起来,考察女性主体与身份的多维性。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最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之一, 其黑人女性作家的特殊定位使她能够观察并深入了解一系列的情绪与感觉,而这些是不具备这种双重身份的人所无法了解的。作为一个黑人作家,莫里森对重申黑人历史的重要性有深刻的理解,把描写黑人心理创伤的愈合及其主体地位的重建看作自己的重要职责。
-
美国进步主义时期“新女性”的社会工作:以“赫尔会所”为例
-
作者:
王海霞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赫尔会所
社会工作者
新女性
职业专业化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正处于变革的时代,即我们所知的进步主义时期。在这一时代里,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新女性”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她们通过接受高等学校的教育,增强了她们的独立意识。再加上那个时代特有
-
女研究生择偶过程中的心理冲突:5例女研究生个案分析
-
作者:
王明月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研究生
择偶
心理冲突
择偶阶段
-
描述: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完善,女性拥有和男性同等的教育权力,女性研究生数量逐年增多。在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的同时,择偶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虽然各领域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女研究生群体择偶困境,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社会、文化、教育等视角,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择偶过程中择偶方式和择偶标准的研究上,而很少有人将择偶视为连续的过程,从女研究生自身的心理去分析她们在择偶过程中究竟遇到了哪些心理冲突与障碍。只有从问题产生的根源出发,才能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帮助女研究生顺利择偶。本文通过对择偶相关资料的比较研究,结合质性
-
弹性蛋白及其代谢通路相关基因SNPs及其单体型与长沙汉族人群脑出血的关系研究
-
作者:
王红星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
弹性蛋白
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质金属蛋白酶
脑出血
9
传递不平衡检验
单体型
-
描述:
背景与目的:脑卒中(Stroke)为世界第二大常见死亡原因及成人致残的首要原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其最主要的亚型之一,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由于脑出血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早期识别其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干预成为了减轻疾病负担的主要手段。目前普遍认为,脑出血是一种受多个易感微效基因和环境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疾病。因此,对脑出血候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的研究将有助于
-
王安忆小说对少女精神成长的书写
-
作者:
王明娟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精神成长
少女
-
描述:
中国女性文学已走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经过“五四”时期的萌发、20世纪30到40年代的初建、建国后17年的停滞、新时期的复苏以及21世纪的新发展、女性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已日臻完善并吸引了学术界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的女性文学创作较为关注成年女性的心灵世界,很少涉及少女的精神成长,因此,少女群体的人生受到了当代文坛的冷落,但是,上海作家王安忆却特立独行。自上世纪70年代末发表处女作至今,王安忆一直对少女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生活寄予了长期不间断的关怀。评论界已分别从题材、文学主题、作家观念、学科研究方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