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温庭筠词女性形象辨析
作者: 徐薇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常州词派   女主人公   身份   作者   描写   温庭筠词   青楼女子   类型化   女性形象   词作  
描述: 《花间集》收录温庭筠词66首,除少数几首可解为羁旅行役之作外,大半描写闺情。可以说,温庭筠是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专力在词中刻画女性的作者。温词中的女性形象有其隐晦不明之处:是实有其人还是虚拟假托?
《水浒》几个反面女性形象新解
作者: 李国英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   同情   本性   阎婆惜   西门庆   女性形象   潘金莲   小说   宋江   反面  
描述: 一、潘金莲《水浒》中,潘金莲是个让人切齿的女人。但实际上她是《水浒》所有女性中遭遇最悲惨的,她承受了无力防备抵抗的一道道厄运,在痛恨中让人同情。1、本性善良。潘命运多舛,但善性始存。她本为大户侍女
性别与体认:茅盾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王维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时代新女性   女作家   男性写作   茅盾   时代女性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文学叙述   文学文本  
描述: 文学叙述与性别建构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别与文学的关系通过有性别的(主要是社会性别)作者功能这个媒介来实现。性别不同的男作家或女作家基于不同的性别经验和心理功能,一般来说会将他(她)的性别观念或性别无意识自觉不自觉地投射文学文本中,在一定
武侠电影中女性角色为何沉默
作者: 周萍萍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女性角色   主流电影   外部环境   武侠电影   女性形象   王家卫   男性   影像世界  
描述: 武侠电影是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同时也是体现中国文化的独具特色的平台之一。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男轻女思想文化的传承,武侠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长期以来不被重视,只能充当花瓶角色。女性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影像世界里都无法充分展现自己平等的权力,长期的外部环境也让影像中的女性角色得不到突破,并且将花瓶使命进行到底。吴宇森如此,王家卫如此,周星驰李安亦如此。在这些男性创作的主流电影中,女性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她们往往是一种物化的符号,本身不具有任何意
倾城影匆·诗语流芳:爱伦·坡《乌鸦》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赵瑞雪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解读   语流   《乌鸦》   诗歌创作   美女   作品  
描述: 爱伦·坡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诗歌创作中总会涉及到女性的形象,这些女性通常都是美女,而最令人悲伤的莫过于这些美女角色在作品的开始或不久以后就死去,《乌鸦》中的丽诺尔就是一
女性学教育与当代女大学生的培养
作者: 刘庆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视角   女性研究   女性学   知识革命   社会化过程   女性人才   品德素养   当代女大学生   人格塑造   社会政治生活  
描述: 女性学教育以提高和扩展女性的价值和素质为原则,是对女性所有个体进行知识传授、人格塑造、品德素养的社会化过程,不仅包括与男性同等内容的教育,而且还包括针对女性的特殊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促进占人口半数的女性觉悟的提高,使女性在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成为与男性同等重要的参与者,为女性从事致力于社会变革的知识革命提供基础和空间。一、在高校开展女性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建立新的女性价值体系
作者: 李凤兰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价值体系   现实意义   男权文化   独立人格   女性研究   精神人格   自主意识   新旧   贞操观   性别角色  
描述: 面对新旧交替、多元并存、快速发展的社会,当旧有的价值体系开始撼动,如何建立新的价值体系,重塑女性的精神人格,为当下的女性寻找一个精神的家园,是女性研究的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四”时期妇女解放运动对儒家女性观的冲击
作者: 董珏   刘鲁红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变革   女性观   妇女解放运动   历史篇章   中国妇女   劳动妇女   妇女解放思想   历史时期   思想解放   儒家传统  
描述: "五四"时期是中国的思想变革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新思想不断涌现,新式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在踊跃进行中,在进步人士和思潮的引领下,妇女解放运动开始走入国人的视野,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重要作用,让世代被传统礼教所压迫的中国妇女看到了自由的曙光。在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中,真正自觉的妇女运动是在五四运动中发源的,可以说,"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的历史篇章,妇女的觉醒与争取解
加大女性领导人才的开发力度
作者: 童维维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发展   领导人才   社会性别   受动者   人才开发   妇女参政   社会参与   民主参与   妇女组织   女性  
描述: 随着妇女参政逐渐为现代人接受,妇女在政治舞台上的出色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称赞,女性已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受动者。在社会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上,我国妇女正由法律参与向事实参与发展、由民主参与向高层次的权利参与发展。女领导人才的开发,就是要通
女性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作者: 杨雪云   来源: 学习月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地位与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建设   现实问题   教学理念   西方高等教育   性别意识   女性学研究   多学科  
描述: 一、女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女性学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现已成为西方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学科。中国的女性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女性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多学科、多视角、综合性、包容性等特质,充满着对传统思维的质疑、批判与颠覆,往往能够促发与引领人们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探索与发现,正因如此,女性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已经逐步进入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人文、社会甚至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之中,并对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产生着积极影响。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