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扮男装】搜索到相关结果 30 条
-
男权语境中的女权意识:戏曲中的“女扮男装”题材透视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女状元》
男权社会
题材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女权思想
男权语境
性别角色
《雌木兰》
-
描述:
男权语境中的女权意识戏曲中的「女扮男装」题材透视李祥林从女权批评这一文化视角检讨古典戏曲作品,我们首先不能不注意到千百年来既为戏剧家津津乐道又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女扮男装”题材。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争取自身权益、地位的思想意识在戏曲舞台上的投影...
-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
作者:
浦汉明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男作家
乔影
女作家
中国古代
封建时代
男女平等
《四声猿》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曲词,仍能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颤.吴藻,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长成后嫁与商人为妻.在缺少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她却独独喜爱绘画、弹琴、读诗词.经过苦学,
-
明清“易性乔装”剧与性别文化
-
作者:
唐昱
来源:
戏曲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戏曲研究
性别问题
性别文化
女性意识
女剧作家
表演
明清时期
女性形象
男性文人
-
描述:
中国戏曲与性别文化是颇有渊源的。众所周知,中国戏曲起源于远古的巫术仪式。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巫觋在巫术表演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性别主题也在巫觋的表演
-
《再生缘》与《春香传》比较研究
-
作者:
常越男
来源:
韩国学论文集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女性角色
再生
自身价值
皇甫
陈端生
男尊女卑
女性形象
-
描述:
18世纪的中国与朝鲜,都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双方在传统的宗藩关系体制中保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中国方面,此时是清朝的乾隆皇帝(1736—1795)统治期,是后人所称颂的"康乾盛世"的重要时期。朝鲜方面,此时处于李氏王朝统治后期,在位英祖(1724一1776)和正祖(1776一1800)采取了较为中庸的政策,调整上层统治集团的党派之争,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王权,政治相对稳定。这一时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
-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
作者:
浦汉明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男作家
乔影
女作家
中国古代
封建时代
男女平等
《四声猿》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曲词,仍能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颤.吴藻,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长成后嫁与商人为妻.在缺少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她却独独喜爱绘画、弹琴、读诗词.经过苦学,
-
“男人说女人话”:中国戏曲文化现象解读之一
-
作者:
李祥林
来源:
民族艺术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生殖崇拜
男性作家
《女状元》
菲勒斯中心
“香草美人”
文化现象
女性形象
女人话
中国戏曲
-
描述:
(一)从文化层面看“男说女话”中国戏曲舞台上有“男扮女”故事,也有“男变女”故事,诸如此类文本若从母题角度指认,皆可划归广义即文化学意义上的“男人说女人话”(正如“女扮男装”的母题认定是“女人说男人话”一样).作为一个精
-
评侠义小说《三门街全传》
-
作者:
梁军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文艺作品
英雄
正德帝
描写
中国小说史略
宦官
侠义小说
女性形象
李广
-
描述:
清代是侠义小说的繁荣时期,出现的作品仅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所论即达数十部之多,但这仍然远远没有举出其创作的全部篇目。《三门街全传》即是一部被一些小说史论著遗漏,而又较有特色、较有影响的作品。《三门街全传》又名《八剑七侠十五义平蛮前后传》,其内容与《七侠五义》同属一类,大抵叙述英雄侠义“游行村市、安良除暴”,而又报效朝廷,为国立功,又曾以《守宫砂》为名刊刻行世,可见其中又不乏英雄儿女之间恋爱、婚烟的纠葛。这样把英雄侠气与儿女柔
-
试论《维洛那二绅士》在莎士比亚喜剧创作中的地位
-
作者:
王维昌
来源:
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喜剧创作
喜剧性
阿里斯托芬
莎士比亚
喜剧风格
爱情主题
讽刺喜剧
女性形象
莫里哀
-
描述:
莎士比亚的绝大多数喜剧,既不同于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漫画喜剧,也不同于十七世纪古典主义喜剧家莫里哀的讽刺喜剧,而是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抒情喜剧”或“浪漫喜剧”的作品。它的特点,不仅取决于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它所反映的社会内容,而且取决于莎士比亚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但是,莎士比亚并非一开始就体现了自己特有的喜剧风格,而是经历了一个阶段的创作实践之后,才走上了“抒情喜剧”的创作道路的。那么,他的第一步在哪里呢?在我看来,这“第一步”就在《维洛那二绅士》的创作上。正是在这个剧本身上,莎士比亚所独有的喜剧风
-
淳朴浑厚 简劲粗犷——《木兰诗》的艺术美
-
作者:
冯为民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北朝民歌
承传与创新
《孔雀东南飞》
《木兰诗》
折杨柳
简劲
乐府民歌
机杼声
艺术美
-
描述:
淳朴浑厚简劲粗犷——《木兰诗》的艺术美江苏冯为民《木兰诗》是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北朝民歌因战乱和少数民族风俗的渗入,而展现了一种特异风貌,《木兰诗》是一首淳朴浑厚、简劲粗犷的歌。木兰这一中国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英勇女性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
-
《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女性视角解读
-
作者:
李杰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鲍西
女性视角
女性主义解读
《威尼斯商人》
女性主义者
行动自由
一个女性
男性社会
男权主义
-
描述:
引言善于构造女性是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在其众多的戏剧中,构造了许许多多经典的女性人物,她们在莎士比亚的笔下被诠释得栩栩如生,在故事情节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致使她们在读者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读者茶余饭后的议论话题。解读莎士比亚女性主义的高潮发生在1980年以后,很多专业的解读人员对莎士比亚是如何从男性的角度将女性主义解读得如此到位,以及如何看待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