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权意识】搜索到相关结果 55 条
-
从《简·爱》看夏洛蒂·勃朗特的女权意识
-
作者:
于晓楠
吴天英
杨冬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意识
女性
-
描述: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一直处于受压制、受奴役的地位,压迫愈深,反抗愈强。《简·爱》是一部表现女性意识的作品,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的女性形象。
-
浅析《水浒传》中女性形象以及传统女性观
-
作者:
吴佳松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
描述: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整部书是以北宋的农民起义斗争作为背景,描写了108将齐聚梁山,最终接受招安失败的故事。作者施耐庵以其精湛的笔法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经典人物。他不尽写了哪些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遇上不平拔刀相助的英豪男子。同时他还写了一些形形色色的女性,点睛之笔反映了社会现实。她们大体有四类,第一类就是英勇无畏的形象,例如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第二类是让人同情的弱女子形象,例如林冲的妻子,第三类是让人痛恨的淫妇形象,例如潘金莲,潘巧云,第四类就是有侠义和邪恶之心的女性形象,例如李师师
-
批判现实中的自我分裂:《呼啸山庄》与《弗兰克斯坦》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
作者:
黄淼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判现实主义
自我分裂
女权意识
-
描述:
《科学怪人》与《呼啸山庄》都为19世纪女作家所写,但是这两部小说对女性的描写却很不相同。雪莱展现的是一个男性主题,在这个主题中,从属的女性角色的命运似乎完全依赖于男性主角或男性反主角的行动。艾米莉展现的是一个更写实的世界,描绘一个男士们竞相争取高傲独立女性的世界。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对比研究,阐述其自我分裂的实质,肯定其批判黑暗现实和促进广大女性女权意识觉醒的重要意义。
-
《圣经》中的女权意识
-
作者:
周沙沙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
《圣经》
女性形象
女权意识
-
描述:
《圣经》中命运坎坷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她们拥有追求灵魂平等、仁爱宽厚、智勇双全等品质。她们的女权意识是以合法的男权为背景,或者说是借助当时的男权社会来完成的。分析表明在男权支配的社会,发挥妇女的主观能动性是争取平等的重要途径。
-
对《金瓶梅》女性形象折射出的女权意识的分析
-
作者:
李钢
陶玲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价值取向
人文思潮
女权意识
-
描述:
《金瓶梅)里的女性敢于在男权社会为了物质官能享受而离经叛道。她们的“恶”和“欲”是女权意识的前卫体现,是对男权社会的挑战。本文从社会风气人文思潮的角度来解构书里的女性所负载的女权意识。
-
对《金瓶梅》女性形象折射出的女权意识的分析
-
作者:
李钢
陶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瓶梅
价位取向
人文思潮
女权意识
-
描述:
对《金瓶梅》女性形象折射出的女权意识的分析
-
清末小说中的女权乌托邦
-
作者:
周乐诗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乌托邦
清末小说
女权意识
-
描述:
始于晚清的女权运动是当时维新思想家出于保国强种的目的所推行,受到西方女权思想很大影响,因此,其始"女权"只是一种概念的演绎,而不是从女性实际生存状态和经验中由女性自发提出女性存在的问题。由于缺少现实的根基,女权常常导向乌托邦想象。小说在清末作为想象新的国族形象的手段,成为承载各种女权想象、表现女性乌托邦的重要载体。清末乌托邦小说反映了女权运动在清末由思想文化运动到现实层面推进这一过渡时期的困境,虽然有对女权简单化的理解、逃避现实的倾向,但确起到了鼓动民气的作用。没有清末对理想女性的乌托邦塑造,很难想象现代
-
女性主义批评视野下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
作者:
彭程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批评
男权文化思想
女权意识
陌生女人
-
描述:
文章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审视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对小说中爱情的批判、对其中所塑造女性形象的批判以及对作家本人的批判,认为男性意识形态和男性权力话语对茨威格创作深有影响,其文本中有较强男性意识形态的显现,小说中的女性仍然生活在男性权力话语为其编织的囚笼中。
-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女权意识
-
作者:
赵雨恒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飘》
斯嘉丽
女权意识
-
描述:
玛格丽特·米切尔在《飘》中倾力塑造了斯嘉丽这个具有女权主义思想的女性形象。试通过对斯嘉丽对于爱情、生活及对"父权"社会的反抗的阐述,浅析斯嘉丽所表现出来的女权意识。
-
试析《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
-
作者:
孙薇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墙头马上
李千金
女权意识
-
描述:
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所塑造的艺术典型李千金,有别于一般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勇敢率真、刚毅泼辣,执着追求和捍卫自己的爱情和人格尊严,彰显了一种妇女要求解放、把握真爱的权利和具有民主意识、女权成份的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