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育前沿
作者: 暂无 来源: 党员生活(武汉)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残疾大学生   女性学   高校   奖学金   女性学专业  
描述: 残疾大学生将有专门奖学金,今年高校新增女性学专业[编者按]
关于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作者: 潘莉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就业   高等院校   女性学   性别意识   女大学生  
描述: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应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特别是女大学生自己对女性的传统认识,才能使女大学生在自身发展、社会参与和成就追求中与男生享有同等的机会.因此,在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系列课程,对于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和观念,引导她们正确地对待人生、事业和家庭,实现自身价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男大学生改变传统的性别意识和观念,消徐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和不良倾向,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0-2003年《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的文献计量分析
作者: 杨文珠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发展   女性学   作者研究   期刊评价   引文分析  
描述: 本文选取《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作为女性学期刊的代表,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其2000-2003年引文、作者等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该刊作者在各地的分布、发展情况和作者的发展潜力,以探求女性学科的发展前景,以及女性学研究的水平状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子院校的再兴及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林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女性学   家政学   女子院校   性别  
描述: 从世界第一所女子学院建校起,女子院校的存在与“女子要不要受教育”、“女子应受何种教育”两个问题相关。社会由于性别歧视,在男性普遍接受教育的时候,对女性是否要受教育基本上是否定的。在西方女性主义者的积极争取下,女性获得了受教育权;为了证明女子不但是可以接受教育的,而且是可以和男子学习同样难度的内容,西方女子院校开设与男子院校同等标准和内容相同的课程。当基督教会女子院校在中国开设女子学院的时候,她们秉持的正是西方女子院校办学理念。世界各地女子院校的设置成为人类向男女平等社会过渡的重要教育形式。中国在“强国保重
关于《朝鲜女子的一生》韩汉翻译的实践报告
作者: 宋诗怡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案例分析   目标读者   女性学   翻译的目的和功能   《朝鲜女子的一生》  
描述: 译者翻译的书目为《朝鲜女子的一生》,是韩汉翻译项目,由奎章阁韩国学研究院出版,本报告书讨论的是这一书中序言及前六章的翻译,原文字数约为84,758字,译文字数约为五万字。首先,译者在报告中进行了翻译项目简介,并进行了翻译项目的分析,即选题目的及意义。其次,译者对原文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对翻译过程中翻译较为困难的部分进行了总结概括,分类整理后,附上了最终确定版本翻译的原因。在案例分析中,首先进行了标题翻译的分析。标题翻译是翻译的难点之一,好的标题翻译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原著中带有多个一级标题和二级标
走出冲突
作者: 吴龙恒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冲突   女权主义   女性学   波特   女性文学  
描述: 美国小说家凯瑟琳·安·波特不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涉及到女性问题。除此以外,波特也非常热心于社会活动。尽管她坚决否认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但这并不能否认她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的积极作用。本文集试用社会性别理论,从她的生活和创作两方面来探讨她的女权主义思想。首先,文集介绍了波特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说明女权主义对她的影响。在作品米兰达系列中,波特通过主人公的成长阐述了社会性别的形成。在探讨两性关系时,波特提出冲突和差异的观点,这在女权主义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由于波特
女性学视域下的中学语文教学
作者: 项瑞颖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偏见   语文教材   中学语文教学   女性学   师生互动  
描述: 意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性别平等氛围的极大必要性。 文章主体由三部分组成: 1.从教材文本入手,统计教材中主角数量、插图内容、作者性别和时代分布几方面呈现的两性比例失衡现象并剖析教材中男
刘向《列女传》文化诗学研究
作者: 周群英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向   女性史   女性传   女性学   《列女传》  
描述: 刘向《列女传》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第一部集中描写女性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女性为传主的人物杂传,在我国文化史、文学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论文以刘向《列女传》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文化诗学的学术视角将其作为文化与文学的互文性文本进行解读,具体阐发《列女传》的女性传、女性史、女性学的文化诗学价值和意义。 本论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评议了《列女传》的研究现状及对此书的基本认知和判断,指出《列女传》特殊的成书机制和文化——文学内涵决定了《列女传》具备多元的特殊的解读空间,适合用新的学术眼光进行解读;
当代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研究
作者: 吴飞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课程设置   女子大学   女性学   课程   女性特色课程  
描述: 对于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的研究,这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高等教育的改革为女子大学和女性学课程提供了发展机遇。女子大学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特殊的办学模式,自从其产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诸多争议。作为女子大学的主要办学特色之一的女性特色课程的设置自然是备受关注。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H女子大学为个案分析,以H女子大学女性特色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该校女性特色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的调查研究,H女子大学的女性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公共
韩国的女性学与妇女运动
作者: 祝平燕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妇女地位   韩国   妇女运动   问题   女性学  
描述: 女性学是以性别平等为基本理念的一个崭新的知识体系 ,它是妇女运动的产物和延伸。韩国女性学首先要挑战的对象是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和男性中心文化。近几十年来 ,在韩国妇女学学者、妇女社会活动家和韩国政府的共同不懈努力下 ,韩国女性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 ,社会参与在不断扩大 ,女性的社会地位有较大的提高。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不平等的体制决定了在韩国要实现实质性的两性平等还任重而道远。
< 1 2 3 ... 14 15 16 ... 43 44 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