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林黛玉形象补论
作者: 张利玲   来源: 红楼梦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为人处事   林黛玉  
描述: 林黛玉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深印人心最具艺术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读者评家历来比较关注她那风神独具的清标清纯清奇的气韵和人格。我们以为这种传统批评存在着人为的单薄化纯净化倾向,人们过于夸张林黛玉身上任情率性的浪漫气质,有意无意忽略了特定时代特定文化氛围中艺术典型不可避免的主流文化烙印,其中林黛玉为人处事风格就需要重新审视,这种审视将有助于完整理解和把握这一典型人物的丰厚内涵。
背离男权审美理想的女性角色:论池莉小说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艳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池莉   审美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在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1979年联合出版的女权主义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她们研究了西方19世纪前的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揭露这两类形象背后隐藏着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把女性塑造成天使般
吴炳传奇戏曲人物形象浅析
作者: 张雅玲   来源: 科学时代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吴炳   粲花斋五种   人物形象  
描述: 吴炳是明末清初重要的传奇戏曲作家。他的《粲花斋五种》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独具特色:男性形象对待爱情执着痴情,对以往文学中的士子形象是一种巨大的超越;女性形象貌美而才高,二者相比更重其才华。本文试从以上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雌性的魅惑:浅析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
作者: 马玲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雌性的魅惑   人性书写   严歌苓  
描述: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严歌苓始终自觉地关照女性自身的生存和境遇。她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构成了一个富有魅力的女性世界,充满着雌性的魅惑气息。她将笔触直指人性的深处,写出了极致环境下女人的大勇与大爱。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物哀”美解读
作者: 金燕玲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   物哀   《源氏物语》   女性  
描述: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被认为是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本文分析了《源氏物语》中众多女性形象,她们是日本女性美的象征。这些女性,不论地位高低,几乎都有着相同的悲剧命运。她们的悲剧在于物哀美。本文旨在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当时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审美意向。
晚清至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性别话语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作者: 张素玲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性别   性别话语  
描述: 本文主要从性别分析视角,通过梳理晚清至五四运动时期精英知识分子关于妇女解放的话语,揭示女性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如何被不断建构,从而展现性别化了的历史图景。文章认为性别的变化并不只是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是作为一种文化符码被纳入到了知识分子的话语系统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之中的,民族主义一直是性别表述的主旨,同时,女性形象的变化也与精英知识分子自身的身份认同危机紧密相关,性别变化背后有着丰富复杂的社会文化内涵。
男权语境中的女权呐喊:对元杂剧女性人物形象的再认识
作者: 吕玲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元杂剧   女子   女性人物形象   语境   赵盼儿   元代文化   女权   女性角度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自母系氏族社会之后,古代中国就再也没有提供共女子们展示风采的社会舞台,其社会角色被定位为第二性,女子们成了男人的附庸。回顾漫长的社会发展史,我们看不到女子的身影,听不到女子的声音,中国女性仿佛一直蛰伏在历史的地表之下。好在有文学流传,这是一部没有间断的历史:
易性想象与男性立场——茅盾前期小说中的性别意识分析
作者: 李玲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茅盾小说   易性心理   性别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作家塑造异性形象是否成功 ,往往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在某一层面上完成心理易性。茅盾在塑造慧女士 -孙舞阳 -章秋柳这些热情、性感的时代女性时 ,受阻于自我的男性立场 ,忽视女性生命逻辑 ,使得人物失去性格的内在统一性而成为“狂乱的混合物”。在塑造静女士 -方太太 -琼华这些性格相对弱一点的女性形象时 ,茅盾表现出出色的易性想象能力 ,塑造了一批符合女性生命逻辑的圆形人物 ,有效地弥补了封建等级文化所制造的性别鸿沟。茅盾卓越的艺术才华还体现在《蚀》与《野蔷薇》中男性立场与女性立场的对话关系上 ,尽管其男性性别立
旦本元杂剧婢女燕燕形象分析
作者: 冯晓玲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杂剧作家   元杂剧   杂剧创作   婢女   旦本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描述: 戏曲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打动观众,元杂剧的较多作品在这方面的创作都是成功的。而女性形象的塑造,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较以往各代丰富。研究元杂剧,其女性形象永远是一个无法
论夏洛蒂及《简爱》的教育思想
作者: 李玲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夏洛蒂   才能   教育思想  
描述: 夏洛蒂在《简爱》中不仅塑造了新女性形象简爱,而且还提出了教育观。夏洛蒂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才能,这种才能表现为拥有广博的知识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才能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实现。家庭教育要注重道德的培养,学校教育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1 2 3 ... 11 12 13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