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叛逆精神】搜索到相关结果 18 条
-
莫言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
作者:
黄东民
于伟娜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文学作品
小说创作
女性形象
-
描述:
莫言小说中的很多篇章都是以女性为题材的,这些作品描写了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女性的生活、理想,以及她们在社会、人生海洋中的挣扎、呻吟,塑造了许多真实可感的女性形象。透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他传达出的是他对乡土中国的基本关怀,以及他对大地和故土的深情感念
-
《三个叛逆的女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利弊与价值缺失
-
作者:
李闰月
来源:
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评价机制
女性形象
-
描述:
郭沫若早期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塑造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时代新女性形象。从女主人公们反抗父权夫权强权政治出发,从家到国,可以逐步探索出一条五四时代新女性自我解放之路。还有一些次女主人公形象过去较多被定位成从属身份来加以研究,从而形成惯性桎梏,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历来被评论界所忽略、抑制、狭见,颇有更正之必要。
-
浅析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
作者:
孟欣
马晓明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红楼梦》
林黛玉
悲剧性格
-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林黛玉作为一位典范的女性形象,影响着200多年来每一位《红楼梦》爱好者。她纯美的精神,她与贾宝玉生死与共的爱情,他们所实践过的爱情原则,她那闪耀着艺术魅力的优美形象以及所含蕴的哲理与诗意,将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
-
渴望爱情的独立女性:简·爱
-
作者:
颜世云
来源:
现代妇女(下旬)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独立自主
平等
女性形象
-
描述: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文坛三姐妹作家之一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人物。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性,她出身贫寒,受尽磨难。她的不幸遭遇令人同情,但是她与生俱来的坚强倔强的性格和勇于追求平等幸福的爱情生活的精神值得人们称赞。
-
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建平
来源: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巾帼英烈
审美理想
历史剧
-
描述:
郭沫若的历史剧塑造了许多动人心旌的女性形象 .本文认为 :这些女性形象既异彩纷呈 ,又被高度心灵化了 ;既具有女性特征 ,又富有英雄气质 ;既有作者的影子 ,又贯注着时代精神 .她们一方面替我们表现着历史 ,一方面又为我们昭示着未来 ,显示出美的深永魅力
-
化身为人的复仇女神:《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解读
-
作者:
庄战燕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醒世姻缘传》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希腊神话中,厄里倪厄斯是司复仇的三女神——阿勒克图,墨纪拉和底西福涅——的总称。她们是最早的至上神乌拉纳斯(天的化身、大地女神的丈夫)被阉割后的鲜血生成。她们形象极为狰狞:蛇发、蝠翼,一手执火炬、一手执蝮蛇扭成的鞭子,双眼通红,仿佛怒火一触即发。复仇是她们的天职,对那些犯下“恶”的人天涯相随并施以最可怕的惩罚。传说,只要世上有“恶”存在,厄里倪厄斯就会重现人间。
-
破灭的梦想
-
作者:
胡敏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游苔沙
《还乡》
女性形象
-
描述:
破灭的梦想
-
论丁玲创作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文学武
来源:
柳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个性
女性意识
解放
-
描述:
丁玲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权主义的现代女作家,她从创作伊始就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注,在其很多作品中都反映了女性的内容,突现各种莎菲型女性的形象。本文着重从创作心理学的视角,阐述其创作中女性意识形成的原因和女性形象特征。
-
背离男权审美理想的女性角色:论池莉小说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艳玲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精神
池莉
审美意识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在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格巴1979年联合出版的女权主义名著《阁楼上的疯女人》中,她们研究了西方19世纪前的男性文学中的两种不真实的女性形象——天使与妖妇,揭露这两类形象背后隐藏着的男性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歪曲和压抑。把女性塑造成天使般
-
世事浮沉中的知识者与女性:弱者如何选择——方方近作评述
-
作者:
张志忠
王永贵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分子题材
叛逆精神
新写实小说
方方
女性形象
-
描述:
“新写实”和“新写实”之外 鲁迅先生在评价陶渊明时曾说过,被视作田园诗创始人的陶渊明,是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出世,也有着“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入世的。流派的划分只能是对于作家一部分共性的总结,这种划分往往是以忽略个性为代价的。“新写实”的标签对于方方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