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论近代英国女性形象的变化
作者: 王萍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史   女性形象   英国妇女  
描述: 试论近代英国女性形象的变化 英国近代的历史是英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成为统治阶级;工业革命取得了胜利并为整个国家带来巨大的财富;英国在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中进一步扩张,获得了“日不落帝国”的美名;而这些因素又进一步为英国带来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 详细
普希金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叙事
作者: 王环环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叙事   女性形象   普希金   中短篇小说  
描述: 起了典范,也是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关于普希金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的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身上。其实,普希金的中短
论太宰治的“自我破坏”——以“被侵犯的女性”形象为中心
作者: 王勤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反抗   太宰文学   女性形象   伦理意识   自我破坏   太宰治  
描述: 本论文主要通过太宰文学中“被侵犯的女性”形象的描写,考察太宰治是如何通过”自我破坏”以示对家庭和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抗的。 众所周知,太宰治是”无赖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们所面临的是战后的混乱、权威的丧失、价值的颠倒。太宰治作品通过众多的女性形象,尤其通过“被侵犯的女性”形象的描写,主要表现了对权威的不信任、对秩序的反抗、对市民社会伪善的厌恶、对颓废的毫不顾忌、以...
民族国家凝视下的女性形象:以民国时期的《良友》画报为例
作者: 王漪清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民族国家凝视下的女性形象:以民国时期的《良友》画报为例
试比较中美女性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晶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因素   女性化   女性亲和力   文化结构   语言因素  
描述: 其中的广告。 根据前人研究和经验所提出的三个假设被其后所做的研究结果所证明:1)中国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
弗兰纳里·奥康纳笔下的“新哥特式”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王宁   来源: 大连外国语学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哥特小说   弗兰纳里奥康纳   女性人物  
描述: 弗兰纳里·奥康纳为大众所熟知大多是因为她的各种作家身份:“南方文学复兴”的代表人物天主教作家,南方作家等等。她的名望好象总也离不开南方的特殊背景和她的宗教信仰。评论家们往往也是集中探讨这位文学天才作品中所体现的南方宗教文化和她独特的创作手法。有少数文章涉及到了她作品中所体现的哥特式创作风格。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短篇故事中的怪诞女性形象来阐明她对美国南方哥特小说发展的杰出贡献以及这些女性人物所体现的“新哥特”特征。 弗兰纳里.奥康纳生于美国乔治亚州,独特的南方生活背景为她的作品提供了源
论《接骨师之女》中的华裔美国女性身份建构
作者: 王伟   来源: 长江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身份   接骨师之女》   种族身份   美国华裔女性   性别身份   社会身份构建理论  
描述: 谭恩美作为华裔美国女性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小说关注了华裔美国女性在美国生存的艰难处境,因此在华裔美国文学界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根据社会构建理论着重探讨谭恩美小说《接骨师之女》中的美国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文化身份及种族身份的建构,具体分析身份缺失的原因,并根据相应的观点提出解决方案。论文第一部分重点阐释了小说《接骨师之女》中华裔女性的性别身份建构。社会构建理论认为,社会赋予女性的形象和观点都是源于父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造成的,而这种偏见被男性固化和扭曲,最终形成一种想象中的现实,因此,打
林海音小说论:以女性形象分析为中心
作者: 王嵘   来源: 南京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林海音小说论:以女性形象分析为中心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角色研究——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作者: 王雅琼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角色刻板化   多元化解读   女性角色   初中语文教材  
描述: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角色如今活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性别意识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也正处于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在教育问题中融入性别视角逐渐成为当今教育领域里的热点话题。作为教学最重要的工具,语文教材承担了传播语文知识以及优秀文化的任务,因此,学生在其性别观念的形成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语文教材中隐性的性别文化的影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语文教材中的女性角色一直得不到重视,性别角色不平等的现象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一直存在在教材之
女性视角下的丁玲与萧红之比较
作者: 王玫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学风格   “柔中带刚”   女性意识   “刚中有柔”   女性形象  
描述: 丁玲和萧红作为同时代女性作家的代表, 都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 并且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她们对造成女性不幸命运的男权社会进行了声讨和控诉。然而她们的作品在女性形象、女性意识和美学风格方面却呈现了不同特点。概括来讲就是丁玲的“柔中带刚”与萧红的“刚中有柔”。
< 1 2 3 ... 24 25 26 ... 75 76 7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