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765 条
-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变奏——论丁玲延安时期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兰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秩序
女性意识
丁玲
延安道路
改造与同化
-
描述:
,除了与王实味等人相同的问题之外,她与延安主流之间的抵牾还包含了明确的性别观念的冲突。丁玲强调女性应个体独立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个人价值。然而这样的理想女性与民众间产生了“独异个人”与“庸众”之间
-
近代北京女师大的发展及学生出身文化考
-
作者:
王琰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生出身
北京女师大
籍贯地域
课程沿革
社会资源
-
描述:
北京女师大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女子师范学校和第一所国立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是培养近代知识女性的摇篮,可以作为近代女子师范学校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北京女师大历史变迁、学科与课程设置和各历史时期学生家庭概况及其社会资源分布三个层次,叙述近代女子师范教育的发展轨迹,揭示近代女子师范教育为女性走出家庭、觉醒自我,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并最终在急遽变化的社会中成为新型职业女性,提供了一定的选择内容和空间,同时说明近代女性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能受到政治形势、学校体制、出身地域、年龄长幼以及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本
-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创作
-
作者:
王菁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到灯塔去》
女权主义思想
《一间自己的屋子》
双性同体
-
描述:
女权主义思想是在女权运动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女权主义思想历来以抨击经典和权威著称。西方理论界对它颠覆父权文化和传统的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模式,消除男性中心的文化主张司空见惯。它以文学文本和女性文学为其研究对象,重新审视了西方文化传统的实践;以女性经验和女性对生活的反映为基础,肯定女性自身价值和重建女性自我意识,恢复女性的社会地位,赞扬女性对社会文化做出的贡献。通过对女性文学创作的内容题材、艺术类型、话语方式、语言风格和人物形象的重新阐释和解读,修正了传统的男性化的理论假设,建构了自己的批评理论体系。并且它从妇
-
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
-
作者:
王萌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明至民初
女性创作
主体意识
-
描述:
晚明至民初的女性创作一直是一个不受重视的研究领域,少有研究者涉及,即使有,也只是作家的个案研究,或者是对某一群体或某一体裁的一般性考察,缺乏总体性的观照和研究,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对其有一个公正的、客观的评价。从晚明开始,女性创作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女性的主体意识出现了朦胧的觉醒,只是它并不像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样鲜明而已,而且此时的女性创作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也一直是在困扰着女性,即使到今天也还未能很好解决。本文试图综合考察这一时期的女性创作,探寻其主体意识萌发的历史背景和表现方式,以及对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影响。
-
明清仕女画的社会学研究
-
作者:
王宗英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阴柔
礼教
社会学
女性审美
明清仕女画
-
描述:
本文主要以艺术社会学为方法论,把美术学研究与社会学和女性学研究相结合,运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明清仕女画的主要特征、风格成因、文化内涵、审美价值进行探讨。明清仕女画风以阴柔、羸弱、幽郁为主要特征,这种特征的形成始终与社会脱不了干系,在社会精神的约束下,绘画美学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明清仕女画家崇尚阴柔之美。剖析明清仕女画的文化内涵,就会发现明清仕女画的本质内涵其实就是男人的女性艺术,体现的是男性的标准和世俗的要求。虽然明清仕女画在风格上是单薄的,但是其体现了无法压抑的女性审美,而其中的美学价值也是无法否
-
走出种族、阶级和性别歧视的樊篱
-
作者:
王军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少数族裔的女性主义者“身份”批评的声音崛起。她们认为,任何作者、读者和评论者无不带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他(她)们都站在由特定的文化、种族、社会性别、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因素形成的立场从事写作、阅读和批评,其观点、角度和文艺再现无不深深地打着“身份”的烙印。
女性主义文学的标识,是女性作家、女性意识、女性主题和女性语体。诚如有的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女性文学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对女性意识的思考和把握,一旦女性意识趋于消失,女性文学也就不再引起批评家的额外关注。
-
论李清照个性心理的复杂性
-
作者:
王沛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
个性心理
-
描述:
李清照是宋代以婉约著称的女词人,但从她诗、词、文的创作中我们却看到她的个性心理是具有复杂性的,柔婉之中又不乏阳刚之气。本文主要探讨这种复杂性的成因、具体表现、与同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不同,以及对女性文学的启示。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 从李清照所处的社会时代特征、家庭生活背景、齐鲁文化这三个方面分析她复杂个性的成因:宋代兴盛的理学,纳妾制度、狎妓之风,对女性不公正的刑法,尤其是民族灾难、社会动乱,以上四点是形成李清照复杂个性的社会因素。其父李格非在文风、人品方面的特点和其夫赵明诚与她之间的
-
樋口一葉の女性意識をめぐって
-
作者:
王筠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意识
樋口一叶
-
描述:
生存、深入思考人生、创造自我人生观的平凡的平民作家”[1],也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异彩独放的女性作家,被誉为明治文坛的彗星。一叶的一生非常短促,仅活了24岁,短暂的一生历尽沧桑。她的创作生涯更短
-
异域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言说
-
作者:
王英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建构
边缘弱势
雌雄同体
母女关系
爱情与女性自我
-
描述:
本论文以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及女权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美国华人女作家在种族文化和性别文化双重夹缝中,是如何打破沉默并建构华人女性身份。 论文首先结合文学界的不同看法,将“美国华文文学”和“新移民文学”的概念作了简要的界定。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美国华人女性文学历经百年的发展史。 论文第二章阐述了美国华人女作家继承中国文化的传统,打破沉默建构华人女性的自我身份。 华人在美国属于少数民族,位于主流文化的边缘。作为少数民族的女性,美国华人女性首先是欧美世界中的华人,其次她们是东方男人世界中的女性,同时她们又是西方男性
-
陈染的文学创作与女性主义
-
作者:
王璐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由词
文学创作
陈染
女性主义
-
描述:
在90年代中国文学多元化的格局中,陈染“个人化”的边缘写作是最受西方女性主义影响的一个“个案”。她创作的文本有的甚至是对西方女性主义经典文论的演绎,这使她的创作更具丰富的女性主义色彩及思想内涵。而目前评论界对陈染的研究仍存在部分误读,本论文在研读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启示下,深入陈染的创作文本,试图在诠释和解读之中,尽量将其女性主义创作的思想内涵全部呈现给读者,以期适当评价陈染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及女性文学创作上的地位和意义。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否定性叙述:对抗菲勒斯中心主义陈染
<
1
2
3
...
15
16
17
...
75
76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