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种族、阶级和性别歧视的樊篱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0
【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军
【摘要】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少数族裔的女性主义者“身份”批评的声音崛起。她们认为,任何作者、读者和评论者无不带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他(她)们都站在由特定的文化、种族、社会性别、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和个人因素形成的立场从事写作、阅读和批评,其观点、角度和文艺再现无不深深地打着“身份”的烙印。 女性主义文学的标识,是女性作家、女性意识、女性主题和女性语体。诚如有的评论家指出的那样,女性文学存在的最根本意义在于对女性意识的思考和把握,一旦女性意识趋于消失,女性文学也就不再引起批评家的额外关注。
【学位名称】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年度】2004
【导师姓名】傅景川
【分类号】I71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伍尔夫的诗学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作者:李爱云 年份:2002
- 2、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诗学思想及其影响 作者:王建香 年份:2001
- 3、托妮·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主体性与民族性的建构 作者:蒋欣欣 年份:2003
- 4、谭恩美小说中的对话性 作者:彭逢春 年份:2005
- 5、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作者:王芳 年份:2002
- 6、海峡两岸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比较 作者:丁伊莎 年份: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