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阴柔】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浅论《聊斋志异》中的男性人格
-
作者:
王大千
杜成贵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柔
超越
理想男性
蒲松龄
-
描述: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女性形象,于此相对应的,作者在创作中也用了大量笔墨创作出很多理想的男性人物,这些人物虽然创作于蒲松龄的不同时期,散落在这部古典小说的五百多个篇章里,且性格各异,异彩纷呈,但都深深地烙下了作者的人生遭遇,以及清初的时代痕迹。
-
明清仕女画的特征
-
作者:
王宗英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柔
病态美
羸弱
幽郁
明清仕女画
-
描述:
仕女画发展到明清时期,以一种相对稳定的程式固定下来,塑造了具有病态美的纤弱清秀的女性形象。此类审美倾向风行于整个明清画坛,除陈洪绶、吴昌硕等少数大家能跳出窠臼自创一格,多数画家均以此作为创作导向,遂形成了明清以阴柔、羸弱、幽郁为主要特征的仕女画风。
-
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审美流向分析
-
作者:
高鹏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柔
病态美
阳刚
女性文学
审美流向
-
描述:
女性文学在进行二十世纪后,基本分为五个时期,即“五四”时期,30至40年代时期, 50至70年代时期,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以及90年代时期。本文从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手法,审美趋向,探讨女性文学的审美流向变化。
-
对20世纪女性文学的审美流向分析
-
作者:
高鹏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阴柔
病态美
阳刚
女性文学
审美流向
-
描述:
女性文学在进行二十世纪后,基本分为五个时期,即“五四”时期,30至40年代时期,50至70年代时期,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以及90年代时期。本文从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手法,审美趋向,探讨女性文学的审美流向变化。
-
明清仕女画的社会学研究
-
作者:
王宗英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阴柔
礼教
社会学
女性审美
明清仕女画
-
描述:
本文主要以艺术社会学为方法论,把美术学研究与社会学和女性学研究相结合,运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明清仕女画的主要特征、风格成因、文化内涵、审美价值进行探讨。明清仕女画风以阴柔、羸弱、幽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