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陈染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作者: 王晶洋   来源: 新西部(中旬·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女性”   陈染   自我想象  
描述: 文章解读陈染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分析了“知识女性”精神独立的基础条件;认为陈染是“个人化写作”色彩最浓郁的作家之一,表现在她的生活经历、写作方式等各个方面。现实与作品的类似可以相互参照、相互阐释,成为解读陈染女性主义写作状态的重要角度之一。
浅析陈染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作者: 王晶洋   来源: 新西部(理论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知识女性”   陈染   自我想象  
描述: 文章解读陈染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分析了"知识女性"精神独立的基础条件;认为陈染是"个人化写作"色彩最浓郁的作家之一,表现在她的生活经历、写作方式等各个方面。现实与作品的类似可以相互参照、相互阐释,成为解读陈染女性主义写作状态的重要角度之一。
始自暧昧母女关系的女性形象新维度
作者: 张罡风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   陈染   写作姿态   人物形象  
描述: 陈染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建构完成了对自我心路历程的找寻,同时也透露出她对他者(人类)和现实世界反抗中的复杂情绪。从暧昧母女关系角度出发,分析陈染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助于体察作者的心路历程和写作姿态。
黑暗中的舞者―性别视角下陈染小说知识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思谦   李校争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陈染   性格   知识女性  
描述: 20世纪以来,女性的声音浮出历史地表,女性主体意识不断上升,但部分思想敏锐、举动卓异的知识女性,依然孤独焦虑。很多文本中,男性处于中心位置,女性不可能完全成为言说主体发出自己的声音。陈染以其得天独厚的女性经验和陈染式的智慧,深入到女性内心,让女性成为言说主体,塑造了黛二等一系列具有孤独、虚无、自恋、敏感等性格的知识女性形象。
林白与陈染文学创作中的性别意识
作者: 王紫星   来源: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   林白   性别意识   女性  
描述: 林白、陈染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她们通过对传统男权意识主导下的社会生活进行探讨与分析,进一步肯定了现代女性的自我价值。她们颠覆了传统温顺贤惠的女性形象,成为具有复杂情感世界、充满蓬勃生命力的"另类"女性。
孤芳自赏的美丽与哀愁:陈染《私人生活》中的自恋情结
作者: 卢薇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人生活》   陈染   自恋情结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热潮中,陈染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命体验坚持个人话语的言说,坚持个性化写作,塑造了一批反传统伦理常规的女性形象。其长篇小说《私人生活》讲述了主人公倪拗拗的身心成长历程,通过对主人公孤独自闭、同性恋倾向、异性恋中的主体意识等方面的分析,可以见出小说文本中的自恋情结。
孤独与逃离:陈染笔下的女性形象探析
作者: 蒋丽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陈染   逃离  
描述: 陳染是當代文學中一位重要而獨特的女作家,她以邊緣人的低調自覺遠離中心,執著地探索作為弱勢人群的生存地位。通讀陳染文本,可以發現“孤獨”是貫穿其作品的核心因素之一。孤獨,作為一種生存狀態,是她尋找精神家園的艱難旅程的塵埃落定的詩性表達,也是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陳染對人生哲學意義的思考和頓悟。陳染的“孤獨”意識對我們審視存在、質詢自我,具有形而上的啟發性。
黑暗中的舞者―性别视角下陈染小说知识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刘思谦   李校争   来源: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陈染   性格   知识女性  
描述: 黑暗中的舞者―性别视角下陈染小说知识女性形象分析
陈染:孤独感觉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曹燕云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独   自由   陈染   女性自我  
描述: 文章认为,陈染通过其笔下孤独的女主人公对孤独的深刻体验和感悟,表现了现代女性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探究和追求,也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
从精神分析视野看陈染小说创作:以《私人生活》为个案
作者: 师杰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描述: 作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理论成果之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文学批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文学领域的许多问题做出了独到的阐释。二十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名作家陈染也受其影响,在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身上始终渗透着弗洛伊德主义的影子。本文将通过对陈染成长经历的揭示及其作品的文本分析来阐释精神分析理论对陈染小说创作的影响。
< 1 2 ... 11 12 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