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走出“玫瑰(谈女性文学中的“自赏意识”)
作者: 于青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文学氛围   封建意识   象征意义   繁荣景象   个性解放   长篇小说   当代女性   女性文学   玫瑰色  
描述: 选择了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做为本篇立论的切入点,因“玫瑰门”的命名确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英文的rose原是带刺的玫瑰,却被我们的作家解释为:“走向希望的通路”(汪曾琪语《文学四季》四期),又被评论家喻为:“从女性的生理到女性的象征”(雷达语、同上)。而笔者的解释是:象征着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自赏意识。这并非为文而强赋《玫瑰门》以标新立异的注释,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到现今,确实已形成蔚为壮观的繁荣景象,女性文学带给文坛的的确是一片“玫瑰色”,那种充满了女性的智慧、女性的明丽、甚至是女性的桀傲不驯的女性文学,使文坛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雪林   女性作家   女作家   石评梅   人生追求   爱情   凌叔华   庐隐   女性文学   新文学初期  
描述: 本文所谓新文学初期,指从1915到1925这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女性文学,亦仅指当时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冰心、冯沅君、石评梅、白薇、庐隐、绿漪(苏雪林)、凌叔华、陈学昭等为主要成员的当时一批著名女作家,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社团、流派而且创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韵致各
女性文学批评的民间倾向
作者: 林树明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性文学批评   主流文化   妇女文学   女性文学传统   民间文学研究   妇女作家   乔治·艾略特   男性   传统文学  
描述: 当代世界学苑,女性文学批评日趋活跃,成了最有影响的批评流派之一。分析它对主流文学传统的轰击,辨识民间文学中的性别价值取向。也许可为民间文学研究及文学的性别观照提供一种新途径。衬托山峰的平地女性批评家宣称,妇女一直是主流文化的流放者,传统文学大体上反映的是属于占统治地位的男人的文化。妇女作家的边缘性与妇女在社会上的边缘地位的一致性在文学领域暴露无遗,笔杆一直握在男人手中,妇女的存在只是双向地增
建安女性文学及其精神意蕴
作者: 马宝记   来源: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题材   建安文人   重要成就   文学作品   作者   表达   曹植   女性文学   精神实质   建安文学  
描述: 建安女性文学及其精神意蕴
建安女性文学及其精神意蕴
作者: 马宝记   来源: 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寡妇赋   悲愤诗   邺下文人集团   儒学思想   龋齿笑   建安时期   乐府诗   精神意蕴   燕歌行   折腰步  
描述: 建安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它体现了人的价值。认识到了人的存在,其表现之一就是关于妇女题材文学的开拓与深化,它从各个方面表达了作者所欲表达的思想及精神实质。因此,它从广度与深度上丰富了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些妇女题材的作品我们姑且称之为“建安女性文学”。
刚柔的对比与相容——新时期“女性”文学审美品格的流变
作者: 吴培显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刚柔   女性作家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审美境界   审美品格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审美形态   历史发展  
描述: 一、审美品格的性别特征美以其形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适应并作用着人们无限纷繁的审美需求。不同的审美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因而,人们尽管有主观意趣的差异,却难以对其品格作出孰优孰劣、孰是孰非的判断。婉约与豪放、阴柔与阳刚、优美与崇高,在其历史发展中此起彼伏,对比强列而分明,却不会形成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格局。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主题批评
作者: 张福贵   来源: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命运   五四时期   五四新文学   二十世纪   五四以来  
描述: 女性文学即女性作家以妇女问题和女性命运为内容所创作的文学。基于妇女解放是一个世界性大主题的认识,从社会批评的角度对五四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与今天的现实进行描述,便是本文的目的。从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可区分为三种时代: 五四时期。最初的是爆发期,提出母爱与自立的道德主题。三十至七十年代。长期的消融期,溶入于普遍的政治主题。“文革”后时期。二次爆发与升华期,在女性意识
新文学初期女性文学中的人生追求
作者: 游友基   来源: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本文所谓新文学初期,指从1915到1925这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女性文学,亦仅指当时女性作家的文学作品.以冰心、冯沅君、石评梅、白薇、庐隐、绿漪(苏雪林)、凌叔华、陈学昭等为主要成员的当时一批著名女作家,虽分别隶属于不同的社团、流派而且创作风格和作品的艺术韵致各
妇女小说家和文学市场——十八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兴起探微
作者: 简·斯潘塞   刘晓文   来源: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丽莎白   斯潘   书信体小说   小说读者   妇女作家   小说家   英国女性文学   十八世纪   史密斯   文学市场  
描述: 本文译自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讲师简·斯潘塞1986年出版的《妇女小说家的兴起》一书。本译文是此书第一章第一节的部分内容,题目为译者自拟。因考虑到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篇幅,译时作了些删减。英国女性文学成就巨大,在欧美大陆是罕见现象。本人曾在攻读硕士学位时对英国19世纪文学作了较深入系统的探讨研究(见1989年《人文杂志》2期拙作《试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文学》)。简·斯潘塞的这本书对英国18世纪女性文学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人拟翻译其中的探讨英国女性文学兴起原因的一小部分。
台湾女性文学初探
作者: 潘亚暾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台湾女性文学初探
< 1 2 3 ... 33 34 35 ... 37 38 3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