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历史发展】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当代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
作者:
李苗苗
宋宝梅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批评话语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历史发展
-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作为当前成熟的、极具代表性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定义、历史发展、核心问题,以及批评话语的建构、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特点分别进行探究。可以充分说明美国黑人女性文学批评对女性文学、少数族裔文学及第三世界文学批评的建构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定义演变、历史发展、核心问题和学术特点
-
作者:
王红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定义
学术特点
历史发展
美国黑人女性注意批评
核心问题
-
描述:
在美国,由于社会制度的不足和人种的混杂居住,对于黑人的歧视问题一直是一个影响较大的社会问题,黑人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受到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和压迫,而黑人女性的地位就更加低下。于是,为了反抗压迫和不公,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逐渐发展起来,从种族、性别以及饱受社会压迫的现实出发,通过文学批评的形式,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种种支配性黑人女性形象及合法化、制度化压迫的意识形态,使得黑人女性可以成为自我表述的主体。本文针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判的定义演变、历史发展、核心问题和学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从社会性别视角探悉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
作者:
董进霞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暨科学论文报告会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竞技体育
影响因素
女性参与
历史发展
-
描述:
社会性别是一个文化的构建物,它使人们按社会所规定的方式来行动。近年来,社会性别在我国的体育研究中开始引起关注。本文在对40多名体育系统的教练员、运动员和官员的访谈基础上,对我国竞技体育中的社会性别关系进行剖析。研究发现,我国体育中的社会性别关系是历史发展的结果:19世纪末期,我国女性开始放弃裹足,出现在体育场上;20世纪中期的女性在男女平等的号召下走出家庭,进入专业运动队;20世纪后半期,我国女运动员在国际赛台上屡创佳绩导致"阴盛阳衰";到21世纪的今天,男女逐渐形成协作的伙伴关系。体育中的社会性别关系受
-
漫谈《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
-
作者:
陈颖
来源:
淮海文汇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悍妇形象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历史发展
-
描述: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那些温婉可人的花妖狐魅形象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与此同时,另一类女性形象却被冷落,即《聊斋志异》中的悍妇形象。她们常被称作“河东狮”或“胭脂虎”,凶悍残暴、狭隘善妒,人们遇之如遭“附骨之疽”,避之惟恐不及。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类形象,发掘她们悍妒背后那些发人深省的东西。
-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发展——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
-
作者:
史红
来源:
历史教学
年份:
195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运动
五十年
劳动力
妇女运动
劳动妇女
婚姻法
世界和平
中国共产党
历史发展
妇女工作
-
描述: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的女工为了争取自由、平等举行了大罢工,在第二年,即在191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开会的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者妇女大会,根据蔡特金的提议确定3月8日为国际劳动妇女节.从此,每年的3月8日就成为世界各国劳动妇女在争取自由、平等和妇女解放的斗争中检阅力量的一个节日.这个意义重大的节日,如果从1909年算起,则到现在已有整整的五十年了.在这五十年中间,妇女解放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当前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人民争取自由、民主和改善生活条件的斗争中,在殖民地附属
-
未来的妇女和年轻人
-
作者:
费怡平
来源:
未来与发展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业化社会
工业化国家
年龄组
妇女运动
母亲
发展中国家
活动表现
历史发展
未来社会
影响方式
-
描述:
妇女对未来的影响方式可以通过她们对孩子和年轻人的影响表现出来,特别是通过她们参与适合于未来社会的活动表现出来。从北方和南方所获取的数据和经验来看,代与代之间的关系和历史发展的进程是妇女影响的根源。妇女同孩子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本文的焦点——毫无疑问地对妇女的现在和将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考察妇女在建设未来中的作用,我们认为妇女是:
-
刚柔的对比与相容——新时期“女性”文学审美品格的流变
-
作者:
吴培显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刚柔
女性作家
新时期
女性意识
审美境界
审美品格
文学创作
女性文学
审美形态
历史发展
-
描述:
一、审美品格的性别特征美以其形态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适应并作用着人们无限纷繁的审美需求。不同的审美形态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因而,人们尽管有主观意趣的差异,却难以对其品格作出孰优孰劣、孰是孰非的判断。婉约与豪放、阴柔与阳刚、优美与崇高,在其历史发展中此起彼伏,对比强列而分明,却不会形成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