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韩谚语中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作者: 崔京花   来源: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谚语   女性言行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所谓谚语很多人都认为既是哲学,又是文学,又是历史遗留。之所以人们会认为谚语是哲学,那是因为谚语可以一语击中要害的总结出人类生存的正道及生活的真理。谚语作为社会语言的产物可以反映出谚语产生之初的时代背景、生活风俗习惯、产生之初人们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及文化。本文将以中韩两国谚语中女性形象为素材进行比较,总结出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哪些特点及两国谚语中体现的女性地位具有哪些异同点,进而总结出中韩两国传统女性观的异同点。
《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鲍彩琴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鹿原》   女性命运   传统文化  
描述: 《白鹿原》作为二十世纪后期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代变迁的雄奇史诗,在描绘了一幅中国农村斑斓多彩的长幅画卷的同时,也塑造了众多极具命运特色的女性形象。然而不论她们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或者生活经历,在生命尽头等待她们的终究是不幸。本文以吴仙草、田小娥、白灵三个典型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在传统文化下女性人性被扭曲、生命遭到迫害的悲剧,继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女性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进而展示女性主体性追求所具有的价值。
新旧交替时代的生存悲剧:论林海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玉佩   黄德志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新旧交替   女性命运   生存悲剧  
描述: 林海音的小说大多以女性的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为题材,其中所体现的女性觉醒意识与五四反封建的启蒙意识一脉相承。本文以林海音一系列民国时代背景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家庭地位和生活状况,剖析她们复杂而纠结的内心世界,揭示新旧冲击的时代潮流对其悲剧命运的掌控。
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乔晶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凌淑华   女性命运  
描述: 凌叔华是现当代文学潮流中的第一代知识女性,与同一时期的冰心"爱的哲学"不同,也不同于庐隐小说的哀怨。凌淑华被视为才女以其独特的人生态度,绝大部分作品从女性视角出发,描写出不同层面的女性的无奈与苦闷。当然也有一部分作品是以儿童的视角写出的作品,此类作品轻松活泼,是那个时代少有的文章。
萧红散文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晋浡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命运   萧红  
描述: 萧红笔下的?女性人物往往是以悲剧的结局告终,其悲剧的命运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的毒害,是麻木的民纵的,当然这还与作者的一生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萧红的一生的颠沛流离,年轻的生命就此结束,同样是社会是时代的责任。当然,也不乏悲喜交加类的,主要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命运该如何把握。
夹缝中成长的都市女性:试论长城画片公司影片中的都市女性形象
作者: 马沙   来源: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早期都市   长城画片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描述: 长城画片公司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留下了一系列以探讨当时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为主,试图教化大众的"社会问题剧"影片。其中的女性形象处在社会变化发展的局势中,一方面被传统文化、思想牵绊,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被都市的现代化进程所影响。
谈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 汪羽旎   来源: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命运   悲剧女性  
描述: "五四"对于女性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新知识的冲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双重作用下,女性命运总是难以逃脱"悲"的结局。沈从文笔下的女性,虽积极地寻求反对宗法男权,然而最终却又被迫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们憧憬美好纯洁的爱情,然而往往又屈从于强大的习惯力量,以悲剧而告终。她们的悲剧形象,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典型性色彩,我们在此探究她们的悲剧运命及其原因,具有文学史及社会学上的意义。
谈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 汪羽旎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命运   悲剧女性  
描述: "五四"对于女性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新知识的冲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双重作用下,女性命运总是难以逃脱"悲"的结局。沈从文笔下的女性,虽积极地寻求反对宗法男权,然而最终却又被迫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们憧憬美好纯洁的爱情,然而往往又屈从于强大的习惯力量,以悲剧而告终。她们的悲剧形象,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典型性色彩,我们在此探究她们的悲剧运命及其原因,具有文学史及社会学上的意义。
铁凝《玫瑰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回然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生存困境   自我审视   女性命运  
描述: 铁凝1988年发表的长篇处女作《玫瑰门》,开始关注女性命运这一沉重的课题。作品以司猗纹、苏眉为主要对象,描写了他们的不同生存境遇和反抗。作品独特之处在于除了对女性命运作出分析之外还为女性解放指明了道路。
论曹禺戏剧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周学芳   来源: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命运   创作轨迹   人物形象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对曹禺戏剧中的三个奇异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整理,探索曹禺戏剧创作的民族性及创作道路上的发展轨迹。
< 1 2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