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回眸NGO
作者: 李霞   来源: 走向世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大型会议   积极参与   联合国   妇女运动   会议室   非政府组织   世界各国   奥林匹克体育   国际惯例  
描述: 前不久,我有幸出席了联合国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95北京非政府组织妇女论坛。世界各国妇女积极参与的精神及其对全球各个领域的问题的广泛关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怀柔变成了小联合国按照国际惯例,联合国的大型会议一般都分为政府与非政府两种会议,非政府组织以民间的方式表达意愿,向政府间会议施加影响,是政府会议的辅助部分。这次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NGO(非政府组织的英文缩写)会场设在北京以北50公里的怀柔县,来自世界各国关注妇女运动的人们飞跃千山万水汇聚在这座长城脚下的美丽小城,怀柔骤然间变得格外热闹
论张炜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张春英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诉求   张炜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张炜是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灵魂,在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商品大潮冲击下和“全球化”过程中,张炜的创作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功效。 在他的小说中,女性形象是一组不可忽视的动人画卷,她们的悲欢歌哭是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写照。张炜本着写一时代女性就是写这个时代的精神的目的,创作出众多温柔娴淑的美丽形象。在张炜看来,女性的温柔娴淑的特点越突出,她们所具有的价值意义就越明显,而他自己也善于透过这种柔情脉脉的面纱来看待这个曾经血雨腥风的世界,期待可以使冷酷的历史因为女性的存在而具有一些温
An Analysis of Jazz Women Images in Tender Is the Night
作者: 王娜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爵士女性形象   物质主义者   个性主义者   自力者   夜色温柔  
描述: 小说《夜色温柔》出版于1934年,这部作品耗费了菲茨杰拉德9年的时间创作完成。它也被公认为是菲茨杰拉德最感人的一部作品。小说通过主人公狄克,一位有前途的青年医生失败和沉沦放逐的故事,向我们揭示了繁华之后,金钱的腐蚀性;温柔夜色之后,现实的残忍性。人性自身的弱点受到周围环境的摆布,从而使个人的理想和纯真的爱情都难以实现。正如菲茨杰拉德所坚持的这是一部献给女性的书,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是整个爵士时代女性的缩影。本文尝试用文本细读的方式重新解读《夜色温柔》这部经典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旨在挖掘这些女性身上所体现的爵
标榜与鉴戒: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女性形象的社会意涵
作者: 李昭鸿   来源: 中国文化大学中文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北梦琐言》   孙光宪   笔记小说   宋代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卑微而落井下,且能客觀地針對其行為的是非對錯而褒賢遏惡,提供認識晚唐五代男性看待女性的觀點,觀照當時的社會面貌
略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汪丽景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文化   美的毁灭   性结合   白灵   《白鹿原》   白嘉轩   性爱描写   性意识   种生命   女性形象  
描述: 白嘉轩娶回第五房媳妇的白赵氏,在第五房媳妇死后,又以二十麦子和十捆棉花的高价娶回第六房媳妇。在第六房死后,又急于娶第七房,她在娶媳妇问题上表现的固执超过丈夫。连儿子嘉轩都惊奇地发现,母亲办事的干练
奇异的陌生人
作者: 张晓舟   来源: 南都周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如今,滚只能衬托出Marianne Faithfull愈老弥坚的创造力。当她一张嘴歌唱,地狱的大门也为之缓缓打开—不,她不是什么折翼的天使,她只是让内心的魔鬼,唱出了情诗。 当Marianne
论贾平凹作品的女性崇拜倾向
作者: 高丽芳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文学作品   男权社会   女性崇拜   贾平凹   女性形象塑造   传统女性   女神崇拜   现代女性   《高老庄》  
描述: 、闲等众多的自然景致 ,以及芸芸众生的平凡生存之景 ,都成为作家创作选取的内容。而其中像月亮、女子和水等带有明
新女性想象中的“救国女杰”期待:20世纪初《夜未央》中译本俄国虚无女杰的形象解读
作者: 罗列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翻译   女豪杰   女性想象  
描述: 。作为中国第一部翻译戏剧的《夜未央》,是虚无党作品在中国持续生命力最强的一部,本文尝试比较李曾和巴金的两个中译本,从社会性别的视角解读两部译作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以考察20世纪初中国社会在对"救国女杰"的期待中,该剧的中译本输入了哪些不同的性别观念,并参与特定时代的女权叙事。
走向自觉的女性绘画
作者: 陶咏白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失落”   女性特质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集体经验   绘画   女性形象   徐悲鸿   中国油画  
描述: 的回归、九十年代女性自觉的追求的过程。张鹏、李移舟、察德清三位分别就新中国女雕塑家的创作、五十年代中国视觉图像中女性符号的创造和女装设计中造型结构的“力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王朝闻先生就(
奥运大猜想
作者: 暂无 来源: 全明星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还世界一个五千年的奇迹 从1896年到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走过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从雅典大理体育场到北京“鸟巢”体育场,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也不断推陈出新。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把希腊的历史和神话
< 1 2 3 ... 29 30 31 ... 88 89 9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