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镜花缘》的"才女"形象与"德才观"
作者: 王倩   阿运锋   来源: 出国与就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四行   《镜花缘》   德才观  
描述: 本文从班昭<诫>对"女子四行"--"德、言、容、功"的强调出发,重新观照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所塑造的百位性形象,揭示了作者的"德才观",并指出他笔下的"才女"形象乃是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的一次突破.
《镜花缘》的“才女”形象与“德才观”
作者: 暂无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四行   《镜花缘》   德才观  
描述: 本文从班昭《诫》对“女子四行”——“德、言、容、功”的强调出发,重新观照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所塑造的百位性形象,揭示了作者的“德才观”,并指出他笔下的“才女”形象乃是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的一次突破。
客家传统婚育文化的女性主义观照
作者: 李小华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育习俗   传统文化   女性主义   客家  
描述: 以女性的婚育生活为视角,分析客家传统社会的婚育观念和习俗文化,认为男权意识主宰导致客家女性的悲情,由此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客家女性应走向自觉自立,客家女性的研究亦应立于女性主义的高度。
女性自我救赎途径的实现:论“女性文学”内涵的界定
作者: 孙海芳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写作   女性文学   生命与拯救  
描述: 女性文学并不是一个由题材框定的范畴,男性作家对女性题材的操作并不意味着男性作家可以依据这样的本文介入女性文学。事实上,女性文学首先是指女性作为书写主体的写作实践,它意味着话语权的争夺。妇女被拒斥在文学史之外,说到底是因为妇女一直被拒斥在写作之外。其次,女性文学是指一种可以使妇女摆脱菲勒斯中心的女性写作,一种无法为既定文学传统所规范、所封闭的,然而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的异质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女性写作乃是一个生命与拯救的问题,女性文学永远意味着女性以特定的方式获得自我拯救。
《女友》杂志中广告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定位分析
作者: 刘小苗   来源: 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告   《女友》   女性社会角色   女性形象  
描述: 大众文化如何表现女性是女性主义者一直关注的问题,而广告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广告这一文化形式对女性的描绘就成为当代女性研究的一个很好的角度。通过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大众文化与广告创作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而理解广告对女性形象的表达与女性现实角色的相关程度。另外,从文化学角度研究广告对女性形象的这种塑造,为我们研究传播现象及规律,提供了另一条“柳暗花明“之路。本文正是通过分析大众媒介中与女性联系最密切的女性杂志上的广告,来探讨我国女性媒介中的女性形象问题。 通过对《女友》杂志
“女性禁忌从事的劳动”再思考
作者: 马忆南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劳动保护   国际劳工组织   安全健康   国际公约   妇女组织   女性禁忌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特殊保护  
描述: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自1988年颁布以来,在妇女权益保护和女职工劳动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社会转型期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原有《规定》中确立的原则和适用性受到挑战,这就为进一步修订提出了要求。为了反映这一要求,《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经过反复讨论,在其适用范围、女职工劳动保护标准、生育保险待遇、女职工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修改,在进一步保障女职工平等的就业权利、生育保障权利、健康权利和法律权利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在《条例》修订草案讨论和征求意见之际,进一步对《条例》修
18世纪的广东才女
作者: 魏爱莲   赵颖之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谢方端   李晚芳   冼玉清   《广东女子艺文考》  
描述: 最近西方的研究假设,与17世纪和19世纪相比,18世纪代表着江南女性文学活动的衰落.我不坚持这一概括的正确性,并建议研究广东才女,旨在检验同样的衰落是否出现在江南以外的这一重要区域.这篇论文用三个部分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一部分介绍八位18世纪广东的重要女作家,主要依据冼玉清出版于1941年的<广东女子艺文考>.从我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18世纪广东女性的文学活动没有衰退.第二部分集中于这一区域女性文学文化的另外两个与江南形成对比的方面,即广东才女对历史的特殊兴趣,和她们工作与生活更加以家庭为基础的创作语境.最
泰戈尔女性思想嬗变
作者: 宋小娟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思想   矛盾性   宗教观   爱情观   泰戈尔  
描述: 女性形象主要作为一种象征符号出现,反映了泰戈尔的内心世界,是理解泰戈尔小说的一把钥匙。泰戈尔将东方传统与西方开放思想融合起来,同时集各种宗教观于一身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宗教观,以及泰戈尔本身固有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他特殊的家庭背景,都是理解其小说中所蕴含的女性思想的根本原因。一句话,泰戈尔的女性思想思想是博大精深的,然而又是经常自相矛盾的,他的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即是其矛盾的女性思想的投射。 本文以泰戈尔女性思想的嬗变在小说创作中的体现,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一)、强烈的批判:前期创作中对女性
语文教学中的女性形象与中职女生女性观建构
作者: 钟玉琴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语文教学   女性观   女性形象  
描述: 职业学校特别是文科类职业学校,一般女学生所占比重较高,她们难免受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社会思潮影响,如何建构中职女生的正确女性观,进一步培养中职女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德育素养,成了职业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从这样的现实意义出发,本文选定了这一课题。在解释女性观内涵、回顾历代女性观嬗变的基础上,分析语文教学中的各类女性形象,包括语文教材和各类语文活动中的女性形象,从有利于中职女生形成正确女性观的角度对这些女性形象作点评;最后介绍中职女生的现状,通过语文课堂学习和演讲、采访、听讲座、课外阅读
女性主义观照下的文学翻译:评朱虹翻译的《男人和女人 女人和城市》
作者: 王欣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虹   社会性别身份   《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  
描述: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与译学结合的产物。女性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译者的翻译行为,社会性别在翻译中扮演着其特有的角色。女性主义译者的性别意识和女性主义观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她们的翻译实践,她们从性别角度发掘文本中男性至上主义和性别歧视。本文主要讨论译者如何通过翻译去除原文本中对女性的歧视性描述,在译文中建构女性身份。西方激进女性主义译者通常采用增补,前言,脚注,“劫持”等多种翻译策略,强调女性经验,突出女性形象。其目的是希望通过翻译和意义传递建构女性身份,最终建构女性主体性。 西
< 1 2 3 ... 18 19 20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