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倩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社会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集中中而深刻的刻画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女性形象,从而反映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文化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作者以婚姻态度为出发点,对他所塑造的每个女性做了不同的阐释,这些女性看似是"新"的,但本质上还是摆脱不了传统的观念,做了时代的附庸。
论《日出》陈白露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作者: 王倩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矛盾冲突   意义   悲剧命运   陈白露  
描述: 曹禺《日出》中的陈白露代表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的压抑和迫害下的典型女性形象。通过分析陈白露的复杂矛盾性格,追求理想爱情与现实生活相冲突的情爱因素以及封建社会腐朽制度的罪恶三方面来揭示陈白露悲剧命运的必然性。最后分析陈白露形象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玛蒂尔德的现代解读
作者: 王倩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蒂尔德   生活   传统论   追求美   小资产阶级   解读   人性化   资本主义社会   幸福   女性形象  
描述: 《项链》已发表一百多年了,但还不时引发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们的层出不穷的话题。人们一谈到《项链》眼前立刻就会浮现出主人公玛蒂尔德这一女性形象,可见这一形象的不朽内蕴。中
当代英联邦国家女性诗歌纵览
作者: 范丽娟   王倩   来源: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现代   诗集   世界  
描述: 本书收录推介了40位英联邦国家当代诗坛上较有作为的女诗人及其诗作,她们分别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英联邦成员国,诗歌作品均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当下。她们的诗歌呈现出当代英联邦国家丰富、多元的文化,使读者在读诗赏词的同时,领悟英联邦国家女性的文学特质,感受当代英联邦国家女性的生活面貌与情感。
《镜花缘》的"才女"形象与"德才观"
作者: 王倩   阿运锋   来源: 出国与就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四行   《镜花缘》   德才观  
描述: 本文从班昭<女诫>对"女子四行"--"德、言、容、功"的强调出发,重新观照李汝珍的小说<镜花缘>所塑造的百位女性形象,揭示了作者的"德才观",并指出他笔下的"才女"形象乃是对传统文化中女性形象的一次突破.
《镜花缘》的道德说教和正统价值实践
作者: 阿运锋   王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四行   《镜花缘》   正统价值实践   道德说教  
描述: 本文主要从儒家忠、孝、节、义的正统价值观念出发,以《镜花缘》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说明作者是如何通过百名才女对正统价值的实践来完成道德说教的。
迟子建小说的乡恋情结
作者: 王倩   来源: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   迟子建   小说   乡恋情结  
描述: 迟子建小说有着浓浓的乡恋情结。这种浓浓的乡恋情结,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小说的乡恋情结缘于迟子建对乡土及乡人的热爱,因此,她的小说一以贯之地闪烁着一种人性的温情之光。
从《风中一瞬》探析布林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王倩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风中一瞬》   安德烈·布林克   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自然   种族   女性  
描述: 作为当代南非文坛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安德烈·布林克以勇敢的反抗精神、丰富的叙事技巧和巨大的文学成就享誉世界文坛。《风中一瞬》,作为布林克的早期成名作,展现了一名白人男性作家独特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在这部小说中,布林克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为背景,将自己毕生关注的“爱情、生存、种族”这三大主题与南非社会突显的三重关系“男性与女性、白人与黑人、人类与自然”交织在一起。小说所描绘的白人女性伊丽莎白与黑奴亚当之间的跨种族爱情,是对种族隔离现实的一种伊甸园式超越与反抗。本文依托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福柯的
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理论与方法
作者: 王倩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通常认为,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是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而希腊文化的源泉则是希腊神话。在希腊人看来,神话对人类的知性存在做了一种诗性表述,因而成为他们真正的精神遗产。对史学家而言,神话是希腊最早的“信史”,包含了历史的真实性内核;在哲学家看来,希腊神话是希腊哲学的开端,它表达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自身存在及宇宙的认知;诗人们则将神话视为诗歌的诗性所在,它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远古口头叙事诗。历史的真实,哲学的思辨,诗歌的想象,神话具备了所有这些特征,它因而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与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成为学者们研究欧洲
城乡文明中的跋涉和坚守
作者: 王倩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大地   张炜   探索   拯救   精神  
描述: 张炜是一位有着独立写作精神的当代作家,他始终在自己的天地里创作,并且保持着高度的写作热情。从八十年代至今,他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自从开始城市生活之后,他的写作目光就开始关照着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他对城市和乡村怀着复杂的心态,他的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本文主要是从他对城市现代化和乡村文明的思考来探究他的精神拯救之路。第一部分是关于张炜长篇小说中对工业文明的思索。首先作家对工业文明的工具理性进行了质疑。工业文明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精神追求日益世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