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恋】搜索到相关结果 34 条
-
自恋 物化 身体:消费文化语境中女性书写的权力与思考
-
作者:
陆璐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物化
身体
消费
女性文学
-
描述:
20世纪末至今21世纪初,与市场经济全面铺开的社会历史语境相伴生,消费社会的经验进一步普及化,消费文化在中国悄然兴起。消费主义时代改变了女性文学的处境,女性创作以其特有的敏感与勇气、极具个性化的书写方式表现出了极为新鲜生动的时代景观,为文学的深入发展开辟了个性化书写道路。
-
女性作品中的自恋与自闭
-
作者:
惠百团
来源:
唐都学刊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自闭
神性
自我
迷失
-
描述:
女性作品中的自我迷恋与自我封闭也是女性写作中寻找“自我”的一种表现。 2 0世纪 80年代初的女性写作 ,在“自我”形象上的姿态是一种“寻找”和姿态 ,是失落之后的重新面对。而 90年代的“自我”形象又有所不同 ,在经历了确立、重建与进一步的认知之后 ,女性文学作品中的“自我”开掘走向更为深化的局面 ,其个性之丰富 ,姿态之鲜明都是此前女性写作所不能比拟的 ,尽管其中还有一些迷失 ,但从根本上说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努力 ,女性“自我”形象的发展仍然无可否认地证实着女性对自身性别的认知正一步步走向更为真实与
-
从身体书写走向历史回望:管窥林白小说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熊骄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恋
林白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民间
-
描述:
从《同心爱者不能分手》(1989)到《一个人的战争》(1994)、《玻璃虫》(2000)、《万物花开》(2003)、《妇女闲聊录》(2004)、再到《致一九七五》(2007),进入新世纪以来,林白的每一部作品都展示了她对女性写作出路的思考,这些作品的变化并不局限于作品的题材、语言、叙事主体,林白的创作视角以及观念的变化更值得被关注。林白的变化被评论界敏锐的捕捉到,并冠以精辟的点评,但总的来说林白是一个自觉的女性写作者,林白用她敏锐诗意的语言书写着那些有着女性成长苦痛、女性自我被男性秩序压抑、在绝望中的挣扎
-
谁的自恋?谁的欲望?
-
作者:
徐丽微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恋
欲望
《玉台新咏》
女性形象
雅克·拉康
-
描述:
典文学作品,辑录了汉代至南朝梁以女性为题材的诗歌。以拉康关于自恋和欲望的理论读解《玉台新咏》中的女性形象并不是随意的,本论文第一部分就探讨了这一理论分析《玉台新咏》中女性形象的适用性。第二部分依据拉康的理论,把
-
自恋、自省和自我确认
-
作者:
赵芳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确认
自恋
象征
自省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
描述: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在她的小说中,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成功地运用了一些叙事技巧,尤其是内心独白等等。因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大部分的小说都是讲述家庭事务,所以它们都简单明了。她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中产阶级的生活,但是在她的某些作品里也显示了她对穷苦阶级的同情。事实上,她的作品对人类生活有很深的洞察力。她的小说有深度,不仅仅是关于爱情、贫困以及死亡等主题,而且对女性问题也做出了深刻地探讨。本篇论文阐述的就是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思想变化过程。尽管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
另类女性: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赵娜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恋
他者
精神生活
流动性思维方式
话语权
-
描述: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理论对当代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作品《都柏林人》中的四个女性人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对这四个女性人物的另类女性方式的解读,揭示了作为被赋予他者含义的女性本身就具有对以男性为主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和颠覆,以及其中所蕴涵的女性的超越力和构建主体性的潜在力。
本着妇女屈从的地位是由于文化造成的而不是由于生理的差异,本文相信妇女可以构建自己的主体性。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拥有自己的声音和自己的行为方式。根据存在女性主义者西蒙尼·波弗娃的他者概念,本文旨在挖掘和呈现四位妇女有别
-
广告:岂止“吸引”那么简单?——商业广告女性形象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
-
作者:
王珅
来源:
粤海风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文化理想
男性文化
男性消费者
文化信息
特写镜头
深层文化内涵
男权意识
男性视角
洗发水
-
描述:
广告不仅传递商品信息,同时还传递文化信息。当前中国电视商业广告中频频出现女性形象,我们从中可发现广告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年轻貌美,出众的五官和形体在摄影机特写镜头的刻画下显得迷人、性感,是镁光灯的焦点与男性目光追逐的对象。女性肌肤频频暴露,配合着手指象征性的轻抚和自我陶醉的表情,成为广告商为刺激受众的观感兴奋点而广泛采用的技法之一。
-
白日梦与智慧:中国现代女性喜剧
-
作者:
苏琼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喜剧
自恋
戏剧演出
中国
戏剧理论
现代
女性形象
戏剧剧本
-
描述:
当我们运用现有的戏剧理论时,不难发现,颇有一些把喜剧与女性相连的提法,但却鲜有论及悲剧与女性关系的。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lf,1882-1941)以女权论者的身份谈论幽默,认为喜剧具有女性的性别:“如果心灵也有性别的话,毫无疑问,它隶属男性,而喜剧则具有格勒丝(希腊神话中赐人美丽和欢乐的女神)和缪斯(希腊神话中掌管文艺、音乐等的女神)的性别。”陈铨的《戏剧与人生》谈到:“在过去的高级喜剧中,女人常常占重要的位置,因此有人说,喜剧是女人的戏剧,甚至于有人说,在女人没有自由,教育程度没有提
-
时间流逝了,她依然在这里
-
作者:
李美皆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张爱玲
中国文学
女作家
与时俱进
母亲
陈染
写作
短信
女性文学
-
描述:
一、你好,我是陈染第一次知道她的名字还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宿舍里有个女孩拿着《纸片儿》,说写得很独特。我那时正在恶补西方文学,对于中国文学几乎是不沾的。虽然没看《纸片儿》,记忆中却留下了陈染的名字。
-
先锋的身体到工具的身体:从90年代女性文学思潮中"身体写作"谈起
-
作者:
王利华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身体写作
当代文学
卫慧
文学创作
陈染
文学思潮
女性写作
个人化写作
女性主义
-
描述:
只要是对当代文学稍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意识到,在当代的文学文本中,身体被吹捧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地位,到处充斥着被各种欲望鼓动和扭曲身体的魔影。"除非你叙述身体的故事,否则文学创作已不知从何下手。"这样的情形引起了多方的焦虑和关注,道德家们的激烈的言辞痛诋,商业媒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