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自恋】搜索到相关结果 34 条
-
试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
-
作者:
白友胜
来源: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孤独
逃离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
女性形象进行颠覆性的书写,表现出女性明显的自恋倾向;无以名状的心灵孤独是陈染笔下女主人公的一种生存体验,而逃离意识更多的是指灵魂的逃离。陈染文本对女性生命体验的书写揭示了女性乃至人性的本质及生命内涵,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
-
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
-
作者:
白友胜
来源: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孤独
逃离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
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的压抑下,努力发掘女性叙事的隙缝,把传统的男性形象与女性形象进行颠覆性书写;站在女性立场的角度上时刻揭示出女性人物的强烈女性意识,表现出女性明显的自恋倾向。无以名状的心灵孤独是她们的一种
-
“镜”中之“像”:对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恋、同性之爱及其心理探究
-
作者:
徐若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镜像理论
林白小说
同性之爱
-
描述:
的"镜像理论"出发,探析林白部分小说中女性在自恋和同性之爱上,表达出女性在现时男权语境的颠簸中,无处可说,欲脱不得的抑郁、自虐、自我陶醉等心理,揭示出女性生存的困境。
-
“镜”中之“像”:对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恋\同性之爱及其心理探究
-
作者:
徐若楠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镜像理论
林白小说
同性之爱
-
描述:
理论”出发,探析林白部分小说中女性在自恋和同性之爱上,表达出女性在现时男权语境的颠簸中,无处可说,欲脱不得的抑郁、自虐、自我陶醉等心理,揭示出女性生存的困境。
-
论王安忆小说中“自恋”的情结
-
作者:
金生翠
来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王安忆
女性
-
描述:
关于女性命运及形象的描写已不再是稀奇之事,但从女性纤敏的心理和繁复的生命体验来关照女性之自恋与人生之挣扎而引人注目的当属女性作家王安忆。作家以独特的想象方式,对女性之所以成为女性的生命符码(即女儿
-
当代女性文学中的同性恋主题
-
作者:
韩袁红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同性恋
自恋
女性文学
-
描述:
当女性文学站在女性的立场之上,以女性的方式重新关注、表达这个世界时,她们提示了男性文本叙述中由于性别偏见或霸权意识而掩盖或扭曲了的诸多真相,而女性也在这种表达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自我解放的努力和探索。女性同性恋是创作与评论中的禁地,当代先锋女作家勇敢地将笔触伸向这一主题,但在创作中却更多地停留在其边缘,而未能真正展示这一主题的更深意义。
-
女性主体的确立:对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的一种拉康式解读
-
作者:
张晓静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自恋
菲勒斯
性别差异
-
描述:
和生活历程,其中的同性恋倾向和自恋等问题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拉康的相关理论为视点,分析林多米在文本中的女性主体构建过程,探讨林多米在心理层面上的女性构建和认同,从而对林白文本中的女性做出另一番解读。
-
浅析林白小说《一个人的战争》中的自恋情结
-
作者:
陈静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女性意识
一个人的战争
林白
-
描述:
林白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以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眼光来观察世界,更多地关心女性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在《一个人的战争》中,林白将女性的精神归宿指向女性自身,这是她"自恋情结"的写作特征。本文将从身体自恋和精神自恋两方面来解读《一个人的战争》中的自恋情结。
-
浅析林自小说《一个入的战争》中的自恋情结
-
作者:
陈静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女性意识
一个人的战争
林白
-
描述:
林白是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她以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眼光来观察世界,更多地关心女性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在<一个人的战争>中,林白将女性的精神归宿指向女性自身,这是她"自恋情结"的写作特征.本文将从身体自恋和精神自恋两方面来解读<一个人的战争>中的自恋情结.
-
两株水仙花--《情人》和《一个人的战争》的主人公自恋倾向之比较
-
作者:
李雪莲
来源: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自我
女性文学
-
描述:
杜拉斯和林白作为女性作家,都以自身特有的生命体验来抒写情感,在作品中,<情人>和<一个人的战争>中的主人公往往关注自我,有自恋倾向,但前者情感是独立的,后者则具有依附性,体现了中国女性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