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牡丹亭》看中国明清女性的社会地位
作者: 顾玉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梦梅   《牡丹亭》   戏曲作家   牡丹亭   爱情理想   青年男女   自我意识   社会地位   杜丽娘   程朱理学  
描述: 《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曲作家汤显祖的经典代表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汤显祖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杜丽娘,她是一个敢于突破传统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勇于自我解放,对于真爱可以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即使是以生命为代价。由于汤显祖在《牡丹亭》中描述了一个颠覆了传统程朱理学说的爱情故事,杜丽娘与柳梦梅勇敢追求爱情的精神震撼了当时社会的众多青年男女,因此该部作品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尤其是对明清女性的社会意识、爱情观、自我意识等有着一定的影响与启迪。阅读《牡丹亭》这部作品,我们能够从中了解到明清女性社会地位的具
精心塑造的“乔小青”:昆剧新秀胡娉的艺术之路
作者: 薛年勤   来源: 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艺术   浙江省   表演艺术   戏曲演员   杜丽娘   中国昆剧   冯梦龙   女性形象   文化部  
描述: "夜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这首主题诗是昆剧《疗妒羹》"题曲"中的开场曲。诗句中的小青即指江南才女乔小青,在冯梦龙的《情史类略》,明清笔记《虞初新志》中等均有记载。在文化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上,浙江昆剧团筹划两年、精工打造的新剧作品《乔小青》首次亮相就获得了优秀剧目奖(金奖),其主演——浙江昆剧团第五代的昆曲新秀、万字辈的昆剧优秀兰花胡娉,获得了优秀表演奖(金奖)。该剧根据明
杜丽娘的性格内蕴与舞台呈现
作者: 沈丰英   来源: 中国戏剧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戏曲   舞台呈现   《牡丹亭》   内蕴   性格特征   杜丽娘   中国传统戏剧   人物形象  
描述: 明代戏曲巨擘汤显祖在其名作《牡丹亭》中所塑造的人物杜丽娘,是一位极具光彩的古代女性形象。《牡丹亭》自明万历间问世,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作为当代的昆曲演员,应当怎样演绎杜丽娘这个人物形象呢?首要的,当是熟读汤显祖的原作,深入理解杜丽娘的性格特征;其次就是要在认真学习和掌握中国传统戏剧表演理论,仔细研究前辈艺术家对这一艺术形象成功演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特长,对这一角色加以再度创作,进行尽可能完美的舞台呈现。
感伤·自恋·憧憬
作者: 刘勇刚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异质同构   李商隐   杜丽娘   爱情   自恋情结   女性形象   陈子龙   意象   别传  
描述: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黑格尔《美学》指出:“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第一卷四十九页)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就是创作主体心灵的感性显现。而典型化的意象更是潜藏着一个灵魂
谈古典文学女性形象的阴柔美
作者: 乐萃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阴柔之美   李隆基   审美情趣   杜丽娘   杨玉环   女性形象   阴柔美   汤显祖   罗敷  
描述: 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诗、词、歌、赋、散文等各类题材的作品,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在众多的巾帼女子当中,又以汉乐府《陌上桑》中的秦罗敷、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杨玉环以及汤显祖《牧丹亭》中的杜丽娘为典型的女性人物,作者流于笔端所抒发的对婀娜女子阴柔之美的感情,可说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是描写完美女性形象的成功之作.在我国古代社会,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妇女始终处于被压迫的低下地位,她们的聪明才智固然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她们还因美貌而最容易受到伤害,她们或者成为某些男人泄欲的工具,或者成为生儿育女的机器,甚至利用她
情之所至,生死由他:试论《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人物形象
作者: 孔文峣   来源: 南国红豆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梦梅   华彩   牡丹亭   临川四梦   游园   杜丽娘   爱情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汤显祖  
描述: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夜来闲读《牡丹亭》,字字珠玑入耳让人回想起去年7月的一场演出—广府华彩。第一次听粤剧演唱的《牡丹亭》之"游园惊梦",便是这一次了。
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邹平   来源: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贵妃   走向死亡   爱与死   柳湘莲   杜丽娘   祝英台   中国古典文学   林黛玉   女性形象   汤显祖  
描述: 阅读女人三章──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女性形象邹平一、情圣一、艺术化人格林黛玉也许是你最喜爱的美女形象,因为她是虚构的。你一定听人说过,倘若真的娶妻,他不会要黛玉,而会要宝钗。你不必真的不信。语言在假设情景中没有意义,只是一种行为,表明他在说话。你可以让他...
女性形象的又一次突破 : 试论黄绣球形象及其意义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生   妇女解放   杜丽娘   爱情婚姻   丈夫   刘兰芝   女性形象   林黛玉   尼姑   绣球  
描述: 黄绣球是作者颐琐在《黄绣球》中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这个为了妇女解放和社会进步而奋斗的女性形象,出现在晚清小说中,应该说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她以自己超越前辈的崭新风貌、独特的个性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站立在我国古代文学妇女形象的画廊之中,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形象长廊里不可多得的女性形象.成为“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
妇女观不同,女性形象迥异-明清戏曲、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王永健   来源: 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深度   昆山腔   短剧   总体构思   李香君   明清戏曲   杜丽娘   女性形象   花木兰   汤显祖  
描述: 明代中叶,古老的昆山腔经全面改革而勃兴之后,传奇和短剧风靡全国。在昆剧称雄剧坛的两个多世纪中,具有鲜明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传奇和短剧成就卓著;成功地塑造了为数众多的女性形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象红拂、西施、花木兰、黄崇嘏、霍小玉、杜丽娘、陈妙常、李慧娘、王娇娘、莘瑶琴、杨玉环、李香君、李清照、白娘子……,无不
窦娥、崔莺莺、杜丽娘的反抗精神
作者: 刘倩   来源: 新课程学习(综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窦娥冤   牡丹亭   反抗精神   西厢记   爱情理想   崔莺莺   杜丽娘   女性形象   民族矛盾  
描述: 中国女性的觉醒与反抗,这一历程是艰难的。从《窦娥冤》中的窦娥,到《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再到《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可清楚地看到这些女性在争取自主的斗争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轨迹是光辉灿烂的,她们自我意识觉醒的历程漫长而艰辛、精彩而生动。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