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孤芳自赏的美丽与哀愁:陈染《私人生活》中的自恋情结
作者: 卢薇   来源: 新余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人生活》   陈染   自恋情结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热潮中,陈染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命体验坚持个人话语的言说,坚持个性化写作,塑造了一批反传统伦理常规的女性形象。其长篇小说《私人生活》讲述了主人公倪拗拗的身心成长历程,通过对主人公孤独自闭、同性恋倾向、异性恋中的主体意识等方面的分析,可以见出小说文本中的自恋情结。
女性世界的多元透视——论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及陈染的《私人生活》
作者: 胡庚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孤独意识   自恋情结   女性主义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在文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逐步摆脱男性创作的立场,并开始向传统男性文化发出挑战,其中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和陈染的《私人生活》以个人化的创作方式进行纯粹的女性经验写作,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孤独意识、自恋与欲望、同性情爱以及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等角度来分析这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自我意识、女性个人经验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觉醒,体会作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构筑的多元女性世界。
陈染作品中的自恋情结
作者: 于海芹   房永彬   来源: 北方文学(中)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之躯   陈染   孤独意识   自恋情结   女性主义  
描述: 在新时期的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道另类的风景线——陈染,一位九十年代左右风格独特的青年女作家,感性,却痴迷于哲学和精神分析。陈染以及与她同时代的一些女性作家共同为女性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们的创作,多是以“私人生活”为题材、以个人话语尤其是女性话语为载体、以“自恋”情结为突出表征的个人化写作,并迅速弥漫新时期文坛。
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自恋情结
作者: 廖莹莹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镜像呈现   身体写作   自恋情结   女性形象  
描述: 自恋情结创作曾以各种模糊含蓄的形式存在,并最终在上世纪90年代由个别的小说文本凸显在现实文化的场景中,如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瓶中之水》《日午》,陈染的《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私人生活》,海男的《迷幻花园》《双鱼星座》,卫慧的《上海宝贝》,棉棉的《糖》等等。大规模自恋现象集体亮相在90年代的女性小说中,这既是个人自恋情结氤氲了时代的自恋场景,又是多元化的时代促生了个人的自恋情结。女性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恋情结较之于男性,更加复杂和深刻。自恋情结是女性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挖掘复杂、微妙的女性内心世界,
感伤·自恋·憧憬
作者: 刘勇刚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异质同构   李商隐   杜丽娘   爱情   自恋情结   女性形象   陈子龙   意象   别传  
描述: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黑格尔《美学》指出:“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显现出来。”(第一卷四十九页)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就是创作主体心灵的感性显现。而典型化的意象更是潜藏着一个灵魂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