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爱情婚姻】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张爱玲与苏青创作中的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
作者:
孟利
来源:
青年作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凡俗生活
爱情婚姻
金钱物欲
-
描述:
张爱玲与苏青都是上海沦陷时期名噪一时的女作家。她们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来审视扎根于都市中形形色色的女性,本文试图从两位作家作品中,对凡俗生活的抒写,对金钱物欲追求和对爱情婚姻的反思这三方面,来阐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脉脉此情谁诉?:浅析《诗经》、《左传》中女性在婚姻爱情中形象特点
-
作者:
崔丹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左传》
爱情婚姻
《诗经》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直以来,女性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位低下,受此影响,在文学作品中女性也通常处于劣势地位,没有话语权。先秦是我国文学发展源头阶段,在此,笔者通过《诗经》与《左传》两本书,着重于书中面对爱情婚姻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来探讨先秦时期女性的生活状况。
-
馨香如兰,其命也连——刘兰芝与杜十娘人物形象比较阅读
-
作者:
宋明朝
来源:
时代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反抗精神
爱情婚姻
悲剧命运
-
描述:
在众多具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中尤以杜十娘与刘兰芝最具悲剧色彩,她们两为女性用青春和生命控诉了封建等级制度和金钱势力的罪恶,成为了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具叛逆精神的光辉妇女形象.因人们头脑中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等级制度森严,而酿造了许许多多的爱情婚姻悲剧.本文通过对杜十娘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及人物性格分析、比较,揭示封建礼教下的叛逆女性形象.
-
馨香如兰,其命也连:刘兰芝与杜十娘人物形象比较阅读
-
作者:
宋明朝
来源:
时代文学·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反抗精神
爱情婚姻
悲剧命运
-
描述:
在众多具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中尤以杜十娘与刘兰芝最具悲剧色彩,她们两为女性用青春和生命控诉了封建等级制度和金钱势力的罪恶,成为了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具叛逆精神的光辉妇女形象。因人们头脑中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封建等级制度森严,而酿造了许许多多的爱情婚姻悲剧。本文通过对杜十娘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及人物性格分析、比较,揭示封建礼教下的叛逆女性形象。
-
小议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
王学睿
来源: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简·奥斯丁
爱情婚姻
-
描述:
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是十八世纪文学界的杰出代表人物。她对女性问题进行了高度的现实主义探讨。她对以前男性作家笔下的男权视角和某些观念进行反驳,从女性的视角讲述女人自己的故事。本文重点通过简·奥斯丁的小说中的社会背景、女性形象、前卫的婚姻观小议其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
论元代婚恋杂剧中的女性世界
-
作者:
白小金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代婚恋杂剧
社会文化
爱情婚姻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元代婚恋杂剧创作素材的来源:元代婚恋杂剧的创作素材主要集中在对前代小说的继承和对诗歌、早期戏文情节的选用上。元人对小说中的故事有的是原样照搬,有的是进行了改造和扩充。作家重新敷演前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这使小说中的人物充满了极强的生命力。同时作家也选择了诗歌和宋元早期戏文中的故事情节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情节就广为杂剧作家吸收和采用。宋元早期戏文对元杂剧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结构形式上,也体现在相互之间题材内容的沿袭上。
二、元代婚恋杂剧中的女性形象:婚恋杂剧中的
-
《米德尔马契》中乔治·艾略特女性伦理探析
-
作者:
韩会平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伦理
乔治·艾略特
《米德尔马契》
爱情婚姻
-
描述:
在整个十九世纪,英国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 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英国的工业蒸蒸日上,极大地提高了英 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正如波伏娃所说的,工业的迅速发展,改变 了妇女的命运,为她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的妇女们有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教育使她们 有了智慧和思想,使她们开始想像男性一样将自己的才智服务于社会, 来赢得自己的社会地位。但她们良好的愿望却常常被歧视、压迫她们的 社会击得粉碎,这就使这些知识女性认识到改革自己地位的需要。但社 会
-
《西厢记》《牡丹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谢新暎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反封建反礼教
《西厢记》
爱情婚姻
女性形象
-
描述:
《西厢记》和《牡丹亭》被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 ,不仅因为它们突破了前人关于爱情婚姻的主题内涵 ,而且分别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这两个各具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
-
陶瓷古代故事画的女性情感
-
作者:
张小萍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故事画
情感
爱情婚姻
女性
-
描述:
纵观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在陶瓷女性人物故事画中,不难发现,女性自身的爱情婚姻往往由他人把握。三宫六院的宫女的婚姻由皇帝主宰,民间女性的婚姻则多由家长注定。无爱的婚姻使女性们的命运大多充满悲凉,她们的情感无处寄托。当然,这其中也不乏为捍卫自主爱情婚姻而奋起抗争的女性中的佼佼者,此类画面寄托着女性积极的民主思想。
-
论18世纪小说中的知识女性
-
作者:
宋芳芳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18世纪小说
爱情婚姻
历史文献
知识女性
戏曲
-
描述:
18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康熙后期二十年和整个雍正朝与乾隆朝,是清朝最为繁盛的一段时期,此期小说创作成就突出,《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相继问世,为中国小说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通过系统研究18世纪小说中关于知识女性的文本表现和内涵特征,并与同时期诗文、戏曲和历史文献所记载的知识女性进行比较,一方面反观当时中国社会的妇女观以及知识女性的社会地位、生存状态,窥测18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状况及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探究18世纪小说大量描写的知识女性形象对于后来中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