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话语】搜索到相关结果 208 条
-
中国新闻传媒女性报道的失误与矫正
-
作者:
周灿华
来源:
广西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失误
刻板印象
矫正
女性话语
女性报道
-
描述:
中国新闻传媒对推动中国女性的发展与进步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新闻媒介仍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女性在主流媒介上得不到充分报道,她们的角色和身份也不尽合理和平衡。本文针对中国新闻传媒女性报道存在的三种失误现象:新闻传媒女性报道思想观念的失误、女性话语的缺失及女性报道内容与形式上存在的失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矫正的办法。 全文结合传播学、社会学、女性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采用逻辑分析方法,结合妇女传媒监测网的一些研究结果及国内多家女性报纸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内容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笔者分别在全国
-
晴丽与苍凉
-
作者:
朱逸冰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现实
张爱玲
理想
女性话语
冰心
-
描述:
冰心与张爱玲,是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长河中两道美丽的风景。冰心在一九一九年步入文坛,用“爱的哲学”营造女性晴丽的世界。四十年代成名的张爱玲,则以冷漠的态度俯视女性苍凉人生。由此,亲子、亲属、两性三种关系在冰心和张爱玲的文本中得到不同的诠释,折射出两位文化背景不同的作家所持的不同的文学追求:
冰心写通俗之物,抒普泛之情,以“审美”切入时代女性生活;张爱玲择世俗之人,书鄙俗人性,从“审丑”角度挖掘存在于一切时代中的女性生存真相。冰心笔下的女性认同男性中心论,依然停留在往外寻求力量和勇气的阶段;
-
从“规训”到“写作”的女性话语建构:麦克白夫人的后女性主义解读
-
作者:
王际超
来源:
麦克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女性主义
麦克白夫人
女性话语
规训
疯臆
写作
-
描述: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众多创作中最具“现代性”的文本历来成为批评者关注的焦点,而针对麦克白夫人这一女性形象的解读虽然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不断深入,却仍无法真正脱离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话语局限。本文将试图在回顾、评论、取舍历史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后女性主义视角不断挖掘麦克白夫人在文本中建立自我话语的尝试,分析其通过“规训”方式投射自我欲望所具有的突破价值与无法避免的局限性,以及最终在“疯癔”与“写作”中找到回归自我、建立女性主体独立话语的可能。而通过有别于传统的理论阐释方式,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
-
《万象》于日常生活领域市民观念的构建
-
作者:
王军
来源: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视野
恋爱心理
女性话语
《万象》
现代揭示
婚姻透视
-
描述:
作为上海沦陷时期颇受市民欢迎的《万象》杂志,在对新文学的吸收、反思和现代市民精神的汲取中,从夫妻私人空间、感情交流角度透视婚姻,直面婚姻的现代矛盾;对“小儿女”恋爱心理、畸情恋爱给以现代揭示;对女性,较多地强调女性家庭功能而缺乏女性意识,但在时代大潮冲刷下表现了不少体现革命性的女性形象,又从现代市民立场出发,发掘到舞女、影星一类职业本身的都市现代性质。《万象》代表了四十年代海派文学由洋场社会延伸到每个家庭的发展趋势。
-
伍尔夫女权主义文学观论
-
作者:
张雪梅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话语
"双性同体"
女性话语
女性文学传统
男性文化霸权
男权制
-
描述:
伍尔夫作为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女权主义批评家,系统地将女权主义思想引入妇女文学批评,为妇女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文学观包括,女性文学具有自己的文学传统理论,女性写作需要建立自己的文学话语理论和"双性同体"的创作理论三个方面。伍尔夫开启了女性文学理论的先河,并为其后各女权主义流派的兴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女性文学视野中的陈染林白小说创作
-
作者:
陆孝峰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90年代女性写作
女性话语
陈染
女性叙事
林白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视野中的陈染林白小说创作
-
主流话语下潜在的女性话语:宗璞小说《红豆》《三生石》解读
-
作者:
孙仲英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
红豆
宗璞
主流话语
三生石
-
描述:
本文以女性文学视角关照宗璞的文本《红豆》和《三生石》,通过与“十七年”时期和“伤痕文学”时期主流话语的对比,展现文本中隐藏在主流话语之下的女性话语。这是本文解读宗璞小说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本文还试图指出,宗璞女性话语的潜隐有着深刻的个人和社会原因,是宗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自己知识分子女性身份认同的的结果。然而,正因为宗璞的女性话语是潜隐的,本文还企图通过对文本女性话语的梳理揭示宗璞女性意识存在的事实,这即是本文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全文共分以下五个部分: 导论:概述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为主体论述提
-
从女性话语走向主流意识形态
-
作者:
邓招华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大众文学
现实主义
丁玲小说
女性话语
叙事转变
-
描述:
丁玲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一个巨大转变,从小说文本的叙事构成方面切入,这一过程可以动态的描述为:从女性话语走向主流意识形态。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蕴涵着一种深刻的女性意识,在小说叙事中则体现为一种女性话语的书写。通过女性意识的表达与女性话语的书写,丁玲将现代女性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面对历史的抉择与时代话语的转变,丁玲放弃了女性文学的个人吟唱,选择了走向大众的文学道路。在小说叙事中,从女性情爱的苦闷与幻灭心理描述走向了工农大众觉醒以及抗挣历程的描述。在这叙事话语转变的背后,体现的是新的政治认同和意识形态要求
-
《致橡树》的女性主义姿态
-
作者:
陈璇
来源:
文艺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父权制
性别压迫
舒婷
爱情观
女性话语
凌霄花
橡树
女性形象
木棉
女性主义
-
描述:
《致橡树》的女性主义姿态
-
男性的失语
-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中国文化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形象系列
重要表征
男性话语
失语
女性话语
负心汉
人类文化
女性形象
话语霸权
-
描述:
男性的失语
<
1
2
3
...
12
13
14
...
19
20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