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麦克白夫人》之主题学分析
作者: 黄燕   来源: 大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捷琳娜   麦克白夫人   悲剧   列斯科夫  
描述: 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斯科夫的《麦克白夫人》刻画了一个因陷入狂热情欲而逐步走向自我毁灭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主题学角度对小说进行分析,试图通过与《美狄亚》、《麦克白》、《大雷雨》中相似的女性欲望与毁灭主题相比较,解读《麦克白夫人》所蕴含的独特的女性悲剧魅力。
《麦克白》中麦克白夫人形象分析
作者: 谷飞   来源: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罪恶   麦克白夫人   人物性格   悲剧  
描述: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描写了麦克白从人性上走向堕落的过程。长久以来,麦克白夫人都是作为诱导唆使其丈夫走向堕落的因素出现,被人视为文中的第四位女巫,而本文则从女性的心理角度来对麦克白夫人进行剖析,以揭示这个女性形象的深层情感及悲剧命运。
“女巫”亦“女神”:解读麦克白夫人
作者: 张燕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   意志   麦克白夫人   野心  
描述: 麦克白夫人是莎士比亚悲剧形象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个女性人物。她在帮助丈夫篡位过程中展现出的野心和残忍足以证明她就是一个“女巫”;但同时她的才智和意志又证明她就是麦克白生命中的“女神”。本文拟从动机、性格、命运三方面来再次解读麦克白夫人这一形象。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李尔王》和《麦克白》的内容与人物分析
作者: 赵科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尔王》   比较   考狄利娅   麦克白夫人   《麦克白》  
描述: 莎士比亚是世界上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之一,被誉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座丰碑,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总能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李尔王》和《麦克白》两部戏剧的女性形象更是刻画的独特又有魅力。
莎翁悲剧中女性的三位一体
作者: 王尔奇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朱丽叶   麦克白夫人   苔丝狄梦娜   女性主义批评   三位一体  
描述: 作为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杰出的作家之一,莎士比亚在欧洲文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诚如他同时代的本·琼生所说,他“是时代的灵魂”。作为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近些年来,东西方莎士比亚批评浩若烟海,信手拈来,这正是莎翁魅力所在。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读者也就有一千个莎士比亚。尤其20世纪中后期以来,莎翁批评更是流派纷呈,一片繁荣。但是,大多数批评要么集中在莎翁的理论创作上,要么集中在莎翁单个作品上而且重点刻画的基本是男性主人公,女性形象的分析通常被边
从“规训”到“写作”的女性话语建构:麦克白夫人的后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际超   来源: 麦克白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后女性主义   麦克白夫人   女性话语   规训   疯臆   写作  
描述: 《麦克白》作为莎士比亚众多创作中最具“现代性”的文本历来成为批评者关注的焦点,而针对麦克白夫人这一女性形象的解读虽然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不断深入,却仍无法真正脱离男性菲勒斯中心主义的话语局限。本文将试图在回顾、评论、取舍历史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后女性主义视角不断挖掘麦克白夫人在文本中建立自我话语的尝试,分析其通过“规训”方式投射自我欲望所具有的突破价值与无法避免的局限性,以及最终在“疯癔”与“写作”中找到回归自我、建立女性主体独立话语的可能。而通过有别于传统的理论阐释方式,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麦克白夫人形象的
莎士比亚悲剧女性形象塑造人文主义分析
作者: 杨晓峰   来源: 飞天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主题   人文主义者   人文主义理想   麦克白夫人   女性人物形象   李尔王   女性形象塑造   夫妻关系   莎士比亚悲剧   哈姆莱特  
描述: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标志着作者对时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人生残酷的现实的深入思考。他的悲剧主题是表现人文主义理想同残酷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友谊、爱情、婚姻、家庭等把这种矛盾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揭示出来,特别是通过一系列女性人物形象揭露出黑暗罪恶势力所造成的种种社会灾难,表现更广阔、更深刻、更复杂的社会内容。
两朵“恶之花”:王熙凤和麦克白夫人的形象比较:兼谈中西传统女性形象塑造
作者: 李祝亚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中国文学史   封建统治者   心理负荷   麦克白夫人   恶之花   王熙凤   女性形象塑造   尤二姐   曹雪芹  
描述: 王熙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恶女人”形象。她残酷阴险,欺上瞒下,借刀杀人,作恶多端。在她身上几乎集中了封建统治者所有的丑恶与卑鄙。在《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中,小厮兴儿在向尤二姐介绍王熙凤时曾说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全占了。”兴儿之语,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王熙凤性格的重要方面:圆滑、狡诈、凶狠。有评论家曾说,《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黑暗的一出,黑暗掩盖着血腥的谋杀,悲剧中,麦克白的野心骤然而
论麦克白夫人与蓓基.夏普之双性同体
作者: 王阳阳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麦克白夫人   蓓基   男权中心   双性同体   发展史   莎士比亚   女性形象   女性文学   萨克雷   男性  
描述: 众所周知,世界文明的发展史实际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历史。男性不仅是世界的主宰者,掌握着社会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主流话语,同时更是妇女命运的主宰者。女性则是以男性附庸形象存在,沦为"第二性",女性的活动范围被排斥于社会政治生活之外,囿于爱情、婚姻、家庭之中。在这种男权中心的社会意识的潜移默化影响之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疯女人”形象解析
作者: 奚丹芸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疯女人   形象群   女主人公   文学作品   女性意识   麦克白夫人   简·爱   英美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一、引言英美文学作品中对于疯女人形象的构建很早便已经出现,像莎翁创作于17世纪开端的名作《哈姆雷特》中的奥菲利娅和《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都堪称其中的代表人物。同时,随着英美文学的发展,莎士比亚之后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对于疯女人形象的描述与运用以更高的频率不断出现。她们形象各异,在作品中的职能不同,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也都不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