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之批判
作者: 简力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传播   女性特质   刻板印象   媒介素养   以人为本   消费主义   社会性别关系   社会规范   女性形象   制度层面  
描述: 本文认为,造成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性别等级秩序中霸权式男性特质占据主导;传媒领域中女性工作者人数和地位相对局限;媒介组织和社会制度层面上男性依然占据主导。这种模式化的展现会隐性强化男权制社会规范,误导受众对女性之美的解读,并导致女性的消费主义。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在于实现由广告即销售到以人为本广告观念的转变,并提高公众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媒介素养。
从《非诚勿扰》看失真的媒介女性形象
作者: 毛慧敏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注意力   卫视   失真   媒介素养   受众   当代女性   节目   女性形象   婚恋观   价值观  
描述: 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登陆江苏卫视数月之后,收视率从1%到4%一路飚升。与之同类的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和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同样异军突起,占据了荧屏的半壁江山。制作方在赚尽观众注意力的同时,将大笔广告收益纳入囊中。
别有穿针处:“女红”背景下的晚明传奇女性形象
作者: 蒋小平   来源: 戏曲研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女主人公   女红   编辑委员会   女工   明传奇   女性道德   背景   制作   女性形象  
描述: 晚明传奇刻画了大量生动鲜活的女性形象,我们在关注她们或俏丽灵秀、或端庄稳重、或活泼大方的一面时,却可能会忽略她们身边的女红。事实上晚明传奇中女性刻画少不了女红的影子。女红成为女性描述中不可或缺的细节。《邯郸记》中卢生之妻崔氏回忆当年景象,暗想公相在朝。夫荣妻贵。府
高中女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路径:基于高中语文教材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苏阿敏   陈树生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下半月行动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径   高中女生   高中语文教材   培养   女生教育   自我效能感   形象分析   女性形象  
描述: 高中女生教育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这一时期女生在学业方面面临着来自外界与自身的巨大心理压力,自我效能感偏低.立足课堂,结合语文教材,笔者认为通过对教材中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挖掘有利于女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因素.对高中女生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浅谈《雷雨》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洪生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雷雨   戏剧   繁漪   悲剧色彩   周朴园   侍萍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周萍  
描述: "悲剧的戏剧,悲剧的人生"代表这一悲剧特色的无疑是<雷雨>这部作品.<雷雨>带着它的悲剧色彩走向了世界,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不论戏份儿多少,都能够表现出他们鲜明的个性,性格复杂而形象上又特别的丰满.
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女性形象
作者: 张宏宏   来源: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诏大理国   唐朝   乌蛮   细奴逻   洱海   大理地区   白族   女性形象   中原汉文化   白蛮  
描述: 唐宋时期对于大理女性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特殊性就在于大理地区在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两个地方民族割据政权——南诏和大理国。在南诏、大理国统治期间,也就是自从南诏首领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战争合六诏为一,统一洱海地区,并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接受唐朝"云南王"的封号后,直至忽必烈于蒙古宪宗三年(1253年)率兵灭大理国,历时五百多年,大理不仅是都城之所在,更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一切为当地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被建构的电视剧女性形象:电视剧《潜伏》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黄艳萍   来源: 南方电视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理论研究   西方各国   形象分析   《潜伏》   女性形象   70年代   电视剧   女性主义  
描述: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各国关于女性主义电视的著述就已颇多;而80年代到90年代,更是女性主义电视理论研究发展的辉煌时期。在历经这样一个阶段以后,关于对父权制话语霸权地位在大众媒介的认识,已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然而,在中国大陆这样一块土地上,妇女历尽了两干多年的压迫之后,才开始逐渐透过西方人的理论揭破这一层面纱。可是,那种潜伏人心的儒家“从父从夫”的思想,却没有就此退隐历史。
窥视快感与男性目光:从心理学分析《后窗》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冯丽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主人公   男权社会   镜像理论   男性权力   窥视癖   女性形象   心理学分析   快感  
描述: 运用马尔维的窥视癖理论,并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对艾弗瑞德·西奇柯克的电影《后窗》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电影中女性的形象常常被视为男主人公及男性观众的窥视对象,以满足他们的男性权力及性幻想。因此要颠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扭曲的形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说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三个女性形象说起
作者: 王洪瑜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描写   外部世界   文学世界   文学作品   祥林嫂   鲁侍萍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中国现代文学   女性形象  
描述: 四川省巴中市职业中学 王洪瑜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时空艺术,环境是其不可或缺的要素。当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便会暂时卸下原有的社会角色面具.离开物理时空的心理制约.“接近”或“投入”作品特定的文学世界。这个特定的文学世界就是文学作品的环境。所谓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整个外部世界,具体地说,包括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地点和客观外界条件、气氛等。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故事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因此,人物的性格或情节的发展走向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恩格斯说:“现实主义的
道德困境中的虚拟女性形象
作者: Jessica   Griggs   李希特   来源: 英语沙龙(时尚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共鸣   机器人   人类特性   虚拟   志愿者   道德困境   形象因素   研究人员   女性形象   电子游戏  
描述: 托电子游戏和那些票房大作的福,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虚拟形象和机器人。因此,科学家们决定要弄清,当人面对一个道德困境时会如何对待那些虚拟形象。人是否无法与缺少人类特性的虚拟形象产生心理共鸣?答案似乎和性别有关。研究人员将682名志愿者置于一个道德困境中,这个困境是由一个临
< 1 2 3 ... 62 63 64 ... 82 83 8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