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婚恋观】搜索到相关结果 63 条
-
论蒲松龄对传统婚恋观的继承与创新——以《聊斋志异》中女性形象的类化与解读为例
-
作者:
臧国书
任秀芹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志异》
女性形象
婚恋观
-
描述: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或人或鬼,或神或妖,大都鲜活靓丽,风情万种.她们或为贤妻良母,或为悍妇妒妇,或为红颜知己.从蒲松龄对她们的不同情感倾向和态度中可以透视出蒲松龄既否定片面的贞操观又不反对寡妇守节;既否定父母之命又不反对媒妁之言;既提倡妾为君贞,君为妻义又不反对一夫多妻;既尊重女性又不仇视无辜女性的婚恋观.这是一种在继承了传统婚恋观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的婚恋观.
-
浅析渡边淳一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钰
来源:
科学导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心理
渡边淳一
婚恋观
-
描述:
在当代日本情爱大师渡边淳一的笔下,女性在不忠的婚恋关系中,忍气吞声甚至放任包容,或者以报复心理,自我放纵去追求另一段爱情。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深思,是否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状。
-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刘妍妍
来源:
法制与社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聊找志异
高尚的心灵
婚恋观
封建桎梏
-
描述:
本文通过对<聊斋志异>里女性形象特征的评述,认为<卿斋志异>中无论从婚恋观、蔑视封建禁锢的思想还是到对于女性心灵高尚的描写,都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形象.
-
勃朗特三姐妹婚恋观比较研究
-
作者:
崔玉琢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勃朗特三姐妹
女性形象
婚恋观
-
描述:
勃朗特三姐妹通过自己的作品体现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其中婚恋观能够从作品中女性的内心活动和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而这些内容对于突出女性形象乃至作者本身的思想以及性格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受到作者个性特征不同的影响,她们笔下所塑造出的女性形象所具有的婚恋观也呈现出了差异,但是这些婚恋观可以总结为三种主要的类型,即被动接受型、反叛回归型以及勇敢追求型
-
从《啊,拓荒者!》看维拉·凯瑟的婚恋观
-
作者:
佟飒飒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意识
婚恋观
-
描述:
在《啊,拓荒者!》中,凯瑟通过分析不同的女性形象以及她们在爱情和婚姻中的状态,形成了颠覆传统,独树一帜的婚恋观。本文从女性视角出发,分析凯瑟婚恋观的形成、原因以及在作品中的体现,揭示其婚恋观中蕴含的女性主义意识,从而对凯瑟在《啊,拓荒者!》中的婚恋观作出全面研究。
-
从女性形象看老舍的婚恋观
-
作者:
钱晓红
来源:
理论建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老舍
婚恋观
女性
-
描述:
尽管是个现代作家,但老舍的女性观、婚恋观都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可以说这些观念的形成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也是为普通人准备的观念。老舍一再强调贫穷没有爱情,爱情只产生在富贵之家,穷人们必须为生计奔波,贤妻良母是普通生活、普通家庭所必需的,这是生存的抉择。
-
论简爱婚恋观及其对当代女性的启示
-
作者:
游梅芬
来源:
数字化用户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简爱
婚恋观
独立尊严
-
描述:
《简爱》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以及社会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进取态度和勇于争取自由平等爱情的女性形象.在爱情物质化的当下,简爱的婚恋观对于抵制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具有深远的意义,并对当下女性持有的婚恋观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
姚木兰是“儒”而非“道”
-
作者:
赵英华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男权
完美女性
儒家思想
婚恋观
-
描述:
对于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塑造的完美女性形象姚木兰在哲学体系上的儒道归属问题,一直颇有争议。大多数研究者也倾向于认同姚木兰是道家,笔者大胆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姚木兰是"儒"而非"道"。本文将简单讨论把姚木兰归为道家一派的一些提法,进而从作家个人的宗教哲学体系构成,作家个人的人生经历,姚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在生活中的原型,作家以及封建男权时代的局限,婚恋观和家庭伦理等方面探讨姚木兰符合"儒家女儿"的基本特征。
-
武者小路实笃《友情》中体现的性别差异意识
-
作者:
侯卫杰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武者小路实笃
性别差异意识
婚恋观
女性
-
描述:
武者小路实笃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不谙世事》、《友情》、《爱与死》等。其中《友情》与《爱与死》被称为其恋爱小说的双璧。本文通过对《友情》中女主人公杉子的女性形象及其婚恋观的分析,展现武者小路实笃性别差异意识的局限性和进步性,并试图分析其性别差异意识的形成原因。
-
“小妞”成长记——电影《失恋33天》与《北京遇上西雅图》的比较研究
-
作者:
陈闽璐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尚
小妞电影
女性形象
婚恋观
-
描述:
"小妞电影"是好莱坞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新型类型片,中国内地的此类影片也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2011年的电影《失恋33天》开创了国产"小妞电影"的新局面,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更是以5.2亿票房成绩创造了国产"小妞电影"的最高潮,笔者认为,比较两部电影可以看到国产"小妞电影"从对好莱坞亦步亦趋的模仿到与现实生活接轨的蜕变,显示出影片创作团队对主流观众心理脉动的把握越来越精准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