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另一面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新时期   女性主义者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当代女性文学   文学理论  
描述: 关于"女性文学批评"的内涵和外延,有学者曾做过如此解释:它包括了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对女作家、女性创作的作品及女读者的评论或研究,第二层含义指对包括了男性创作的一切女性形象及相关方面的评论或研究。而之所以小心翼翼地将"女性文学批评"界定为一个如此宽
性别与批评
作者: 凌晨光   来源: 文史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意识形态   文学作品   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者   批评标准   性别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的崛起,性别因素日渐鲜明地进入了文学批评领域。性别批评在其批评特征上表现为批评定位上的政治性、批评标准上的个人性和批评方法上的多元性。性别批评在内容和方法上对传统批评的反叛和颠覆具体表现在作品形象分析、阅读接受研究和写作策略选择等方面。性别批评因其对社会文化问题的特别关注而被认为是19世纪社会文化批评的复兴。当“性”成为人们理解社会权力结构的切入点时,性别领域里的男女关系便成为社会政治领域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权力关系的一种类比与对应。性别批评话语因此而成为一种介入社会的隐喻性话语
当代美国女性主义
作者: 玛卓莉·米勒   叶舒宪   来源: 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社会性别   性别化   多元文化主义   女性主义者   后现代批判   女性形象   性别研究   美国女性   妇女研究  
描述: 当代美国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迷思
作者: 叶希   来源: 明日风尚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偶像   女性主义者   五十年   成人   芭比   批评   女性解放运动   身体   女性形象   潮流  
描述: 她是一代流行文化女神,她是女性主义者批判的对象,她把爱与恨集于一身,有人批评她把女性身体物化,亦有人奉她为潮流教母,她扬扬眉,把矛盾统一在身上,我行我素地当她爱扮靓的单身女郎。她是消费文化的产物,她是美国输出150个国家的塑料甜心——她就是芭比,她是一个传奇,横跨半世纪的传奇。
女性实验剧场:空白、影像与幻相——论王仁杰梨园戏的女性主体存在
作者: 方李珍   来源: 剧本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实验剧场   影像   女性主义者   幻相   梨园戏   女性形象   李氏   女性的主体性   男权制  
描述: 女性实验剧场:空白、影像与幻相——论王仁杰梨园戏的女性主体存在
发现女性上帝:20世纪女性主义神话学
作者: 叶舒宪   来源: 民间文化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20世纪   女性主义者   希腊神话   上帝   潘多拉   女神崇拜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神话学  
描述: 神话学发展到20世纪中期,迎来了一场空前的大变革,那就是女性主义神话学作为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迅速崛起,引起整个知识界的振动和热烈的学术争论。本文从三个方面透视女性主义神话学的重要进展:以女性主义观点和考古学新材料为双重契机的女神再发现运动的概况;女性主义神话学对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重新认识过程和代表性成果。 20世纪的女神再发现运动 女性主义作为一场文化思想运动,它的重大启蒙意义就在于揭示出一个被忽略已久的真相:世界上已知的几乎所有文明都是父权制的。毫无例外的是,所有的父权制文明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对女性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作者: 苏杰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字   表音文字   性别歧视   《尔雅·释亲》   女性主义者   男人与女人   女性形象   “人”   《说文》   男性  
描述: 汉字中的性别歧视
女性主义在中国
作者: 蒋岳红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中国文化   大众文化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者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   女性艺术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如果我们一定要在今天的中国来谈论女性主义,我们会发现——我们是在自言自语。我们没有听众,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听众。有时候,甚至连我们自己都不能是听众。我们处在一个多多少少有些尴尬的语境里:寻求回应,却不知道究竟要和谁去说;需要支持,却连自己也不能完全说服。这是女性主义在中国,准确地说是西方女性主义在当前中国文化现况中的处境。 成为边缘的中心,成为相对的权威并不是西方女性主义的本意,但事实是目前为止还不存在什么东方女性主义,中国女性主义。就中国文化现况而言:在学院派的精英敏感地从西方“拿来”女性主义的同时,他们
从乔伊斯·卡洛尔·欧茨小说看其女性主义意识的演进
作者: 单雪梅   虞建华   来源: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作家   主流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主义者   欧茨   女性主义意识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性别差异  
描述: 乔伊斯·卡洛尔·欧茨的名字40年来不断见诸于报刊评论,称颂与贬损相伴左右,说明评论者对欧茨十分关注。多年来,欧茨游移在以男性为主体的主流文学圈和女性主义文学群体之
女性神话的重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简论
作者: 罗婷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父权制   女性神话   女性经验   当代西方   女性主义者   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写作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颇具革命意义的、全新的文学批评模式。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概括论析了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风貌:一是解析男性本位的神话;二是建构女性文学的王国;三是理论上的反思。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