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女性经验】搜索到相关结果 72 条
-
试论林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伟奇
来源:
锦绣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林白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林白的小说,女性是完全的主角,但是她们却异于“常人”,行为怪诞、神秘莫测。她们在男权社会中苦苦挣扎,在同性之爱中迷恋却又恐惧。作家没有以一种猎奇的角度去展现笔下的女性,而是用自己率真的笔,独特的身体感受和女性经验,明白无误地写出了女性不被接纳的现实。
-
从女性视角再解读茨威格作品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胡晓萍
来源: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为妇女的阅读
女性经验
茨威格
性别歧视
-
描述:
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的经验产生,不同的经验会带来不同的阅读。妇女在政治文化中不同于男性的经验保证了她们的阅读不同于男性中心主义价值取向,对文本也有不同的阐释。女性主义批评推崇的“作为妇女的阅读”关注女性经验,以不同于男性的政治及文化方面的经验来诠释文学作品。
-
低湿的天空,沉重地飞翔
-
作者:
徐盈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书写
女性经验
萧红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女性解放被纳入民族解放话语的时代背景之下,与众多男作家千人一面的女性形象书写不同,萧红始终坚持自己的女性视角,叙述战乱年代女性独有的悲哀和痛苦。本文拟从萧红笔下不同的女性形象探讨萧红铭刻自我的女性痕迹。
-
低湿的天空,沉重地飞翔:论萧红作品中铭刻自我的女性痕迹
-
作者:
徐盈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书写
女性经验
萧红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女性解放被纳入民族解放话语的时代背景之下,与众多男作家千人一面的女性形象书写不同,萧红始终坚持自己的女性视角,叙述战乱年代女性独有的悲哀和痛苦。本文拟从萧红笔下不同的女性形象探讨萧红铭刻自我的女性痕迹。
-
论五四女作家笔下的上帝形象:以苏雪林、冰心为例
-
作者:
郭晓霞
来源:
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四女作家
女性经验
民族语境
上帝观
-
描述:
五四女作家和中国男性知识分子一样不否定上帝的男性身份,但在女性经验下,她们更易于用母亲形象或女性形象表征她们对上帝的体验。苏雪林、冰心的创作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她们一方面用上帝慈爱的"父亲形象"对抗中国家族宗主社会中威严不可侵犯的父权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凭借自己的女性经验彰显上帝的女性和母性形象,寻求觉醒的女性所信靠的力量。五四女作家笔下上帝形象的特征折射出文化交流与对话中中国知识女性的独特性反应。
-
女性经验书写的嬗变
-
作者:
曹霞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女性经验
异域书写
女性叙事者
-
描述:
在华文作家严歌苓的创作历程中,对女性经验的书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80年代赴美后,她运用女性叙事者的视角,书写新老数代移民尤其是女性移民的异域伤痛。近年来,严歌苓回归本土叙事。在《第九个寡妇》中,她力图通过底层女性的生命经验重叙历史,呈露出女性的历史存在。然而,由于女性经验书写的先验理念和对历史的虚无主义态度,使得女性形象成为表现历史创伤的抽象化身,丰沛富饶的女性经验被挤压为政治境遇和历史叙事的工具。
-
70年代联邦德国女性文学管窥
-
作者:
李昌珂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70年代,联邦德国文学出现阵容强大的女性文学写作潮流。女性作家们用文字作载体,建构自己的女性话语空间,追求妇女自由、平等和解放的理想,表达的方式五色缤纷不拘一格,对认识和了解联邦德国文学的发展轨迹很有意义。
-
论女性文学中女性阵营的存在价值——以《简·爱》和《藻海无边》的文本比较为研究对象
-
作者:
沈潇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阵营
女性经验
性别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在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当中,我们渐渐感悟到只有注重女性经验以及女性阵营建设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才能够过度或升华到超越性别的层面上去,性别批评应该更具有包含性与容纳性。
-
女性世界的多元透视——论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及陈染的《私人生活》
-
作者:
胡庚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孤独意识
自恋情结
女性主义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文学在文坛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逐步摆脱男性创作的立场,并开始向传统男性文化发出挑战,其中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和陈染的《私人生活》以个人化的创作方式进行纯粹的女性经验写作,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孤独意识、自恋与欲望、同性情爱以及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等角度来分析这两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自我意识、女性个人经验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觉醒,体会作者在这两部作品中所构筑的多元女性世界。
-
可能性的寻找:在民族叙事与女性叙事之间
-
作者:
田泥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民族叙事
民间叙事
女性叙事
-
描述:
当代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小说叙事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取材于个人经验的叙事转变为建基于对民族、文化、历史、现实等的叙事。小说叙事内涵由自身而及同类,立足个体生命,着眼于人类群体共同的精神处境。女性叙事视点的转折:体现为从外部探索转换成对女性本体的生命与精神的深层叩问。女性叙事话语对民间叙事有承接与超越,有机地协调了女性叙事与民族叙事,充满着诗意与理性。叙事产生的美学效果则是女性经验与虚构、审美情感性与理性得到高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