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视角独特 新意迭出——评《20世纪女作家的创作道路》
作者: 黄湘雨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史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创作道路   新意   女作家   中国文化史   “女性文学”   20世纪中国   中国社会史  
描述: 世纪中国女作家的创作道路>(以下简称<道路>)最近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专著采取独特的研究视角,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可以肯定,该书对女性文学史乃至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中国社会史的进一步研究将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
《觉醒》中艾德娜之死的心理分析探究
作者: 毕青   来源: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女作家   《觉醒》   妇女文学   探究   女性创作   课程   代表作品   女性文学   凯特·肖邦  
描述: 凯特·肖邦(Kate Chopin,1851—1904)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的代表作《觉醒》(The Awakening,1899)是美国文学中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品。今天,这部
论简爱独立人格形象的塑造
作者: 李红萍   来源: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独立人格   《简爱》   女性独立意识   女作家   独立人格   个人奋斗   罗切斯特   社会地位   圣约翰   女性文学  
描述: 女性文学诞生后,就被许多女作家理所当然地利用它来探讨妇女问题。在女性最屈辱的时代,女性文学总是简单地把男人当作模仿对象,引导女性走向男人的世界。但到了近代,当一股自由平等的思潮开始席卷整个文明社会时
试论性差制约下的创作活动
作者: 李继凯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作家   女性作家   创作活动   女作家   日本学者   男子   女性学   人类心灵   表现自我   作品  
描述: 性科学所说的性差,是指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别。马克思曾把男子的心理誉为人类心灵的勇敢的一半,而把妇女心理誉为人类心灵美好的一半;也有学者称妇女心理是人类经验的二分之一,不言而喻,男性心理则是另一个二分之一。对“一半”或“二分之一”之说也许不能作机械的理解,但由此确可以大致标示出两性的差异。在西方学术界已经有了性差心理学以及女性学、男性学等专门学科。东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这些学科的研究。不过迄今为止,人类对性差的研究尚处于创始阶段,对“性差”这一
好景只供愁作伴 浮生偏与恨相缠:从叶小纨《鸳鸯梦》杂剧谈起
作者: 王成   来源: 戏曲研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绍袁   戏曲研究   女作家   文学创作   杂剧   女性解放   鸳鸯   中国戏曲   晚明时期   次女  
描述: 晚明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蔚成风气,吴江沈宜修母女即是其中的佼佼者。沈宜修次女叶小纨更是以独出俊才,补从来闺秀所未有,创作出杂剧《鸳鸯梦》,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有剧本流传至今的最早的戏曲女作家
中国现代女性小说艺术流变论
作者: 王凤莲   来源: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现代女性小说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艺术流变   女性文学   中国女性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小说艺术流变论王凤莲中国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群体进入历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卓越成果。许多女性作家也正是由于参与了崭新的“五四”文学的创造而被写进了现代文学的史册。因此,中国的女性文学是与中国现代文学一同诞生的。本文拟从中国现代文学的大背景...
中国女性写作的腾跃
作者: 陈骏涛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张爱玲   女作家   王安忆   联合国   教育出版社   女性写作   红辣椒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描述: 1995年秋季,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给中国的女性写作带来了一股春风!一时间,女性写,写女性,成为一种时尚,各种各样的由女性写和写女性的书籍应运而生。仅举几种比较有影响的有关女性文学和女性文化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勾勒
作者: 张锦贻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作家   部队   中国女性文学   母亲   三十年代   中篇小说   爱情婚姻   家庭   知识女性  
描述: 从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只注意作者的性别可能是意义不大的,但是,中国女作家,尤其是当代女作家的创作中,描写妇女生活、反映妇女问题的作品占了相对来说较大的比重。这些作品具有相当的文学成就,不仅给文艺百花园带来了争芳斗艳的兴旺,而且,女性作者对自身问题认识的程度,也是表明妇女解放情
《拯救乳房》背后
作者: 李薇   来源: 经纪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出版社   经纪人   女作家   乳房   科普作品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书名   文学市场  
描述: 2003年6月,毕淑敏的长篇小说《拯救乳房》面市,引起社会巨大反响,其中扎眼的书名负面评价最多。一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目前国内纯文学市场上兴起书名炒作之风,特别是几位著名女作家的作品,书名刺眼刺耳
新时期文学中的女性话语
作者: 王凤莲   来源: 泰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经验   女作家   平民意识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新时期文学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描述: ,女作家和男作家一样带着对“四人帮”虐政的愤怒控诉步入了文坛.劫难之后的人们首先关心的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政治问题,对“四人帮”的批判和对极左思潮的追究,吸引了当时文坛的全部注意力.宗璞
< 1 2 3 ... 46 47 48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