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董锋   张英魁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家族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女作家视域中的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而言承载了更多自我人生的体悟与身心的问责.此种女性自我身心意识体现在文学创作与女性之社会性展现这两个层面.本文透过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阐释人物的心灵空间与人性特征.
近年来女作家“乡村女性进城”的常态叙事
作者: 乔以钢   崔彦玲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常态叙事   “乡村女性进城”  
描述: 近年来,有关"乡下人进城"的文学叙事中,一些女作家的创作体现出与那种刻意展示苦难、突出城乡对立、忽略"乡下人"主体性的创作不尽相同的倾向,她们以常态叙事描摹"乡村女性进城"的日常生活,探索进城后
从空间向度谈当代女作家的小城写作
作者: 赵冬梅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小城   空间   女性  
描述: 当代女作家的小城写作与小城/空间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女作家笔下的小城形象与女性形象来加以探讨。女作家笔下的小城形象,大都因"古老"而突显了小城性格中"常"的一面,而小城无可避免的"变",则使其印上
上海作为考察女性解放的地域意义及女作家的选择
作者: 刘芳   来源: 学园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女作家   女性解放  
描述: 上海作为特殊的东西方缓冲地带的地域及文化特征,使它成为了研究东西方文明交汇、新旧思想文化碰撞的重要平台。而对上海女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考察,就成为了中国女性解放历程中的一个有价值的“切片”,这些女性形象的解放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中国女性解放的缩影。
在女牲自我追寻韵路上——探析“五四”女作家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作者: 李筱翎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自我   知识女性   五四  
描述: "五四"女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体现了中国第一代现代女性追寻自我的艰辛和挣扎,尤其是她们在突现自我、建构"双性同体"的自我人格以及选择自我价值实现场域当中的生命状态和精神面相.她们以果敢的行动和言说
心灵的勘探与书写——试析女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形象
作者: 齐红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乡村女性   心灵表现  
描述: 女作家笔下的"乡村女性"形象虽然不多,但在塑造和表现时却体现出男作家所没有的优势,即对乡村女性内心世界的把握与传达,本文以罗淑、丁玲、和萧红为例分析了她们作品细腻而敏感的心灵书写,及因此而在艺术上形成的、与男作家的互补与映照。
论五四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男性形象
作者: 闫顺玲   丁颖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形象   女作家   五四   父权意识  
描述: 五四时期的女作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物画廊奉献一批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女性艺术形象的同时,也刻画了一些顽固威严的父亲、卑劣猥琐的丈夫和单纯幼稚的恋人等不同类型的男性形象。尽管这些男性形象既没有与之相对
从贝恩到艾略特:17-19世纪英国女性写作传统概述
作者: 雷榕   吴琼贤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了17至19世纪英国女性写作的历史,女性作家的写作环境与写作继承,她们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与女性形象及其对同时期女性运动的影响意义。
贴近女性 关注社会——浅析德国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
作者: 张苹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作家   新生代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文学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因此人们对女性作家的关注度也随之升高。本文从叙述手法、语言描写和作品主题等方面分析德国新生代女作家尤莉亚·弗兰克的创作特点,论述作者如何从女性角度塑造反抗传统主流
女作家身心分裂的抒写:论郝思嘉和媚兰的形象意义
作者: 陶淑琴   来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郝思嘉   女作家   身心分裂   媚兰  
描述: 郝思嘉和媚兰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中塑造了两位出色的女性人物形象.她们个性各异并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种对比中,尤其突显了郝思嘉热爱金钱的现实主义性格与媚兰道德至上的理想主义追求.正是从这样的人物角色的安排中,我们看出了作家自身的身心分裂:既认同郝思嘉自强自立的女性主义意识,又无法真正摆脱男权社会传统的道德价值观.
< 1 2 ... 53 54 5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