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对比分析《紫色》的三个汉译本: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t Translation Theory
作者: 王姝婕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译者的性别意识   紫色   对比研究  
描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以及翻译研究迎来文化转向,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最终结合了起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由此诞生。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通过重新定义忠实标准,强调译者主体性,提倡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及采取一些激进的翻译策略,如增补、加写前言和脚注和挪用等对传统的翻译理论发起了挑战,并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女性主义研究视角和方向。本文以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极其三个中文译本为研究对象。《紫色》是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因此对其不同的汉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男女译者是否都能
唐前婚恋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研究
作者: 王雪晨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唐前   婚恋   小说   男性  
描述: 深入考察唐前婚恋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先要从大量的文本资料入手,同时通过对当时历史背景、作家背景的分析,全面剖析男性形象在婚恋小说中的独特性。由于男性在婚恋小说中的地位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所以,对唐前婚恋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的研究具有新颖性、独创性,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前人对唐前小说的研究成果,大都停留在对文本的分析,对小说结构的考察,对典型女性形象的研究上,而对于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则多从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考察,并没有专门的著作把他放到婚恋的背景下研究。所以,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拟从文本入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选材问题
从简·奥斯丁到乔治·艾略特
作者: 王亚青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英国   19世纪   女性形象  
描述: 19世纪是英国文学上一个群星璀璨、名家辈出的时代。尤其在女性小说领域,大批女作家竞相涌现,打破传统文学中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中较有影响的代表女作家有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盖斯凯尔夫人和乔治·艾略特。她们笔锋犀利,言语睿智,刻画的众多女性形象一反男性作家笔下的温驯柔弱、多愁善感的天使模式,表现出女性坚强、独立和自信的一面,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这篇文章试图从她们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这一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这一作家群的女性意识在历史纵向上的一个演变过程。 全文共分四节。第一节主要探讨19
从依附到自觉: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
作者: 王艳峰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形象批评   性别诗学   重构女性文学传统   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的批评文本的分析、从两个维度来研究我国20多年来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我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如何从对男权批评的依附到试图确立女性言说主体、建立女性自己的理论体系的;2、以西
端木蕻良与《红楼梦》
作者: 王丽姿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端木蕻良   再创造  
描述: 作为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端木蕻良,他的作品中有着群体的共性,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作品始终在表达对于东北这块沦陷土地的挚爱,书写失去家园的伤痛,表现出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众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端木蕻良的作品受到托尔斯泰的影响,甚至将《科尔沁旗草原》中的丁宁看作是《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也有人注意到了鲁迅对他的影响,注意到了端木蕻良的土地情结,注意到了文本深处的文化意蕴,也有研究者从萧红和端木蕻良的关系角度来研究,但是少有研究者注意到端木蕻良浓烈的《红楼梦》情结。端木蕻良从小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他对《红楼
多彩的塞北乡村画卷—何申小说论
作者: 王燕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何申小说   新文学史视野   审美追求   人物形象  
描述: 何申是八九十年代以来河北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他以自己在塞北乡村的生活经历为主要题材,创作了一系列人物形象极具特色、乡土气息浓郁的现实主义小说。何申与关仁山、谈歌并称河北省文坛的“三驾马车”,为当代新现实主义的创作与发展注入了新鲜力量。本文拟从何申作品的人物形象、审美追求以及新文学史视野这三个方面来充分阐释何申作品的当代价值以及文学意义。第一章主要分析何申作品当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何申作品中最富特色的基层干部形象、改革先富者形象以及泼辣豪爽的女性形象三个系列,探讨人物性格背后蕴含的深层的塞北地理文
自我发现与实验性写作:论弗吉尼亚·伍尔夫《远航》的现代主义特征
作者: 王文丽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远航》   现代主义   弗吉尼亚·伍尔夫   弗洛伊德   海德格尔  
描述: 意识流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一位女作家。处女作《远航》记录了主人公雷切尔·温雷克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的成长过程,展示了对社会、政治、两性关系、爱情、婚姻等多方面的认识问题,反映了伍尔夫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力求突破传统的现代主义意识。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与哲学、美学、文艺学和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学说与理论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试图以细读为基础,结合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的分析,以小说主人公雷切尔自我意识的觉醒为切入点来解读《远航》的现
论译者的双性同体:以《紫颜色》两译本为例
作者: 王慧敏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主义翻译   译者   双性同体   性别视角  
描述: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国内不少学者开始关注翻译中的性别问题。然而通过对目前国内译论研究界的性别问题全面考察,本文作者发现一些文章或案例在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下对译文的批判或分析不充分,导致所得结论存在牵强。不少研究者在研究中不是给研究对象定性为女性主义,就是给他/她定性为父权主义,或是父权压抑下的性别无意识。 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女性主义理论和双性同体理论的基础上,阐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性别视角。在心理学中,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人的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在人文学科中通常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共存一体的状态
中国当代广告中男性形象的符号学研究
作者: 王伟玲   来源: 济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国广告   符号消费   意识形态   男性形象   符号学  
描述: 广告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广告中的人物形象是广告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传播符号。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但随着男性形象在当代广告中出现频率的日益增加,广告中男性形象的研究也正在引起学界的关注。本论文立足于文艺学的研究视野,以符号学为理论工具,尝试对中国当代广告中的男性形象进行符号学解读。论文首先对中国近代和当代两个时期广告中的男性形象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总结了中国广告男性形象的历史变迁。中国近代广告大多刊载于报纸和期刊上,其中男性形象以图画与画像的形式为主,但数量较少、角色单一,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裕固族女性宗教信仰及其心理研究
作者: 王亚丹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裕固族女性   宗教信仰   宗教心理  
描述: 宗教是一种群体社会行为,在人类历史上宗教的产生和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文化价值观正经受着强烈冲击。转型时期的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其宗教信仰是否能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这是需要我们理性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全民信教的少数民族妇女的信教心理机制进行综合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乡和明花乡为视角,并在两个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调查,掌握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多
< 1 2 3 ... 121 122 123 ... 152 153 15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