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9 条
-
从徐灿的作品看其品格美
-
作者:
陈俊陵
王素萍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灿
《拙政园诗余》
品格美
-
描述:
翻开中国文学史,女性文学往往经验化、故事化、边缘化、客体化。但徐灿作为蕉园七子之一,她的创作除了离别之恨、遗弃之怨、寡居之悲、相思之苦之外,也涉及了一些社会重大题材,表现了其非同一般的高尚人品,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滚滚红尘中的一缕清音——张欣小说解读
-
作者:
王孟云
宋加峰
来源:
戏剧丛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清音
统治地位
张欣
小说解读
书写方式
20世纪90年代
女性文学
-
描述:
狂热喧嚣的20世纪90年代已然过去,在种种让人眼花缭乱的潮流中,女性文学以其独特的话语书写方式成为一种夺目的存在,为颠覆男性话语占统治地位的格局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张欣,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女作家,始终坚持着她的大众姿态去关注女性,凝望人生,以细腻、痛楚而温存的笔调展示都市爱情的失落或幻灭.在滚滚红尘中留下了缕缕浪漫的清音。在这里我想以自己的阅读体验对她的小说进行一番解读。
-
女性文化刍议
-
作者:
郝薇薇
李轶群
王耀敏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地位
男性人体
女权运动
父权文化
宗教
女性文化
男人
旧石器时代
女性文学
女性生殖崇拜
-
描述:
似乎牢不可破的基石。女人,掘开历史的坟墓,撕裂宗教神权那块可怜兮兮的遮羞布,在文学艺术的层层历史尘埃中定义女性文化。1女性文化的演化过程1.1母系氏族女性文化。谈女性文化不得不谈到母系氏族这个特定的历史
-
失落的家园 分裂的自我——评托尼·莫里森《秀拉》种族意识和女性意识
-
作者:
王敏玲
曾凤英
来源: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缺失
黑人女性
种族
-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秀拉》这部作品中通过对物质家园的失落、精神家园的缺失的描述,着意刻画了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女性的抗争形象,掀开了黑人女性文学批评的新篇章;揭露了黑人受制于白人的现象,并对黑人内部的劣根性予以了曝光;传达了黑人种族的自我认证,尤其是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苏醒和抗争的艰难。以其女性的独特的视角对女性问题和种族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剖析。
-
用女人的眼睛看世界 用世界的眼睛看女人
-
作者:
吕源
本刊记者
王彦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睛
戏剧欣赏
人际关系学
哈尔滨
高层次
自我形象设计
女人
现代女性
世界
修养学
-
描述:
2005年的深秋.哈尔滨出现了以“寒地黑土”龙江地区首批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专为女性开设的学苑.这就是“舍宾智雅女子修养学苑”。学苑根据现代女性的特点,设计了女性学、人际关系学、自我形象设计、音乐、美术及影视戏剧欣赏等课程.充分体现了学菀“教授美,启迪美,展现美,修心宜德宜慧,养容宜庄宣雅”的办苑方针。
-
表意策略:大众时尚与欲望消费——论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写作的一种流向
-
作者:
王金城
陈盈
来源:
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消费时代
大众时尚
文化生产
女性写作
道德重构
-
描述:
本文对女性市场写作路向的发展轨迹、深层原因和思想启悟进行了客观描述与理性透析。认为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女性文学已经出现一条欲望狂欢的市场写作路线,其根本原因在于大众文化消费时代的审美嬗变,作家另类出征的名利心理,作品欲望叙事的话语构建,读者隐私窥探的欲望想象和出版流通的营销造势及其相互运作。最后指出市场写作的局限性以及道德重构与家园守望的必要性。
-
王安忆女性意识的张扬与女性主义批评
-
作者:
李永花
王苹
来源: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批评
顺应现实
自觉
取法自然
-
描述:
由于王安忆的“三恋系列”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张扬了女性性心理的情感方式和生命体验过程 ,且在她的诸多女性文本中存在着阴盛阳衰的两性关系模式 ,使她的女性文学创作不可避免地进入女性主义批评家的解读范畴。但王安忆主观上并不认同女性主义。这是因为女性主义批评常有的两性二元对立的格局与王安忆“取法自然、顺应现实”的人生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
“非真有才者不能怜才”:略论袁枚培育女诗人的人才思想
-
作者:
刘友蕙
王名超
来源:
中国人才
年份:
198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词人
随园女弟子
培育
女子
女诗人
袁枚
随园诗话
女性文学
人才思想
-
描述:
清乾嘉时期,女子学习诗词蔚为风气.特别是江浙一带,女诗人、女词人之多,超越前代.妇女文艺人才发展的这种盛况,自然是受当时反抗封建礼教思潮激荡的结果,但,大诗人袁枚首倡的功劳也不算小.袁枚是中国历史上培育女诗人的先驱.袁枚为了发展女性文学,造就一批女诗人,在中国人才史上,开创了招收女弟子的先例.从选入《随园女弟子诗选》中可知及门弟子就有二十八人,不载入《诗选》的还有十余人.其他欲受业门下,有私淑之心,未行束修之礼,但承点铁之
-
中日女作家会议作家谈(附评论)
-
作者:
宗璞
王安忆
残雪
来源:
百花洲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文学
中国
日本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
描述:
中日女作家会议作家谈(附评论)
-
托育照顾政策中的国家角色
-
作者:
王淑英
孙嫚薇
来源:
国家政策季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区照顾福利政策
托育政策
儿童照顾
-
描述:
任何國家有關社會福利政策的訂定與執政黨規劃政策背後的意識形態有很大的關係,然而在臺灣長年國民黨的執政的過程中,專家、學者對於執政者意識形態的分析一向缺乏,尤其從女性主義或女性的觀點來討論的更少。近年來,最主要的著作首推女性學學會所著,劉毓秀所編的「臺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女性學學會,1995)。書中傅立葉分析國民黨執政期間擔任行政院的幾位院長在談話中皆顯示出傳統家庭主義的福利觀點。例如:郝柏村院長強調「三代同堂」,連戰院長強調建立「以家庭為中心的福利模式和體系」。這些以父權家庭為基礎所發展出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