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作者:王】搜索到相关结果 1539 条
-
从《傲慢与偏见》看女性主义思想
-
作者:
王钰灵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
思想
女性主义
-
描述:
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英国女性文学开始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抒发情怀。作为该时代女性主义思想的启蒙者,简·奥斯汀在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中,成功的塑造了具有时代叛逆精神的女主人公,揭示了当时女性地位低下、命运坎坷的原因,同时主张女性人格独立,争取平等的权利。简·奥斯汀对于女性主义的推动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
沧海遗珠,私语柳黛——以《退职夫人自传》为例论女性私人化写作
-
作者:
王晓云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私人化写作
《退职夫人自传》
潘柳黛
-
描述:
上世纪40年代初,孤岛上海沦陷,在日本侵略者和日伪政府的高压政策下,文人的言论自由受到限制,他们开始避谈政治和战争,转而关注私人情感与日常生活。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如张爱玲、苏青、关露等,潘柳黛算是较为陌生的一个。但潘柳黛及其代表作《退职夫人自传》在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她开了女性私人化写作的先河。
-
世纪之交的西方女性文学
-
作者:
王晓英
来源:
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不平等
20世纪70年代
西方
女性主义思想
理论导向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社会现实
作家创作
女权主义运动
-
描述:
西方女性文学的兴起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作为上世纪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产物,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是同女性主义思想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导向分不开的。从广义上来说,女性文学就是女性作家创作的文学;而从较为严格的意义上讲,女性文学则是以彻底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为宏旨的,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表现女性真实自我并从女性视角考察社会及人类命运的文学。[第一段]
-
女性学学科在中国的存在价值
-
作者:
王蕾蕾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科发展
女性学
中国
高校
学科建设
-
描述:
女性学有别于以往传统学科知识的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崭新的分析手段给学术界耳目一新之感,它的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性也渐为人所识。在有着两千年封建史、男尊女卑思想沉积深厚的我国,建
-
图说医学思想史之七:苏珊·桑塔格:病人思想家
-
作者:
王一方
来源: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医学
思想家
思想史
女性学
滑脱
桑塔
-
描述:
。此时,人们需要重新“刻丝”,才能根治“滑脱”。然而,不是每一位学者都是思想史意义上的“刻丝者”,尤其鲜有女性学人。但是,苏珊.桑塔格却是一个特例。图1青年苏珊.桑塔格对于医学哲学界来说,苏珊无疑是一个
-
女权主义文化批判中的弗洛伊德
-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阳物妒羡
阉割
弗洛伊德
女性主义
-
描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观点——身份的形成与性欲和欲望有关,而性别认同、主体认同等观点对女性主义者至关重要。于是许多具有深厚的精神分析素养的女性文学研究者们走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她们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引入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领域,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弗洛伊德以及他的精神分析给与女性主义批评怎么样的影响,二者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王小慧:如莲花般盛开
-
作者:
何奕
王小慧
来源:
东方藏品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题馆
艺术表演
艺术道路
国内外媒体
珠宝设计
摄影作品
百家
传奇经历
新媒体艺术
镜头语言
-
描述:
十四年前,王小慧的《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一经出版,便风靡全球。她的传奇经历如小说般跌宕起伏,优美的文笔配上大量摄影作品,使得本书受到几百家国内外媒体的关注,再版近四十次并先后获得“上海优秀
-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的母爱主题
-
作者:
王玉春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母爱主题
女性文学
-
描述:
母爱主题的书写从“五四”开始真正起步,“五四”女作家们对母亲的依恋,使其在叙事中采用仰视视角, 而将母亲推上了神坛。三、四十年代,女作家们开始以平视的视角书写母爱主题,母亲逐步从神坛上走下来。新时 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强化了“审母意识”,母亲彻底回复到了世俗化的真实世界中,充分展示了母爱的丰富性与复杂 性。
-
主体性与“东北女作家群”
-
作者:
王春荣
来源:
理论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女作家群”
主体性
审美转换
底层叙事
-
描述:
如果将地域文学置于现代性语境中,就会发现,与东北作家群相对应的还有一个东北女作家群。提出东北女作家群这一文学史概念,意在以性别差异为基础,运用女性中心批评视角重建女性文学传统;以主体性的生成与发展为轴心,阐发东北女作家群历史主体性、群体性的建构;以一以贯之的草根情怀和底层叙事的创作定位,概括其鲜明的东北地域特色,从而为地域文学和女性文学研究提供新语境、新维度。
-
清代苏州闺秀结社综论
-
作者:
王晓燕
来源:
艺术时尚(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代
闺秀结社
苏州
-
描述:
闺秀结社在清代女性文学研究中极其重要,一方面有利于把握当时闺秀的交际活动及其动因与方式,另一方面可以探讨女性文学活动对文士文学交际的接受与影响,再者,闺秀的文学结社成果不仅填补了女性文学创作的空白,更提供了研究女性文学思想的重要文献。本论文试就清代苏州闺秀结社的成因、结社特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将清代苏州作为研究重点,对闺秀的身份、社员构成、结社目的、联吟主题等方面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