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夏衍剧作研究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夏衍   人文意识   爱情观   女性主义  
描述: "五四"时期,从"娜拉"出走开始,中国文学勇敢地迈出了自我呐喊的第一步。夏衍作为那个时代优秀的电影剧作家,关注社会底层妇女,揭示妇女苦难,探索妇女道路,塑造了一批独特精美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视野的观照出发,从作者的人文意识、爱情观和革命观阐述夏衍的剧作创作,探寻在特殊战争年代女性的心理特点、生存状态以及在爱情和婚姻的缝隙中女性生命走向自由之境的探索。
从李安《色·戒》窥探凝视张爱玲的女性烛照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速读(上旬)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色·戒》   李安   女性解读  
描述: 本文通过李安《色·戒》反观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对比张、李的《色·戒》发现基于女性的同情,李安把女性形象处理的更加温情,张爱玲对于人性的悲观态度却使得爱仅仅成为“苍凉的手势”。然而正是张爱玲的冷酷姿态,让我们窥探到了她对女性情感和社会地位的悲悯的烛照。
不同文本,不同镜像:施济美与张爱玲小说女性书写比较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比较   施济美   女性书写   小说  
描述: 施济美与张爱玲是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文学的两朵奇葩,一个抒写性灵,追求艺术化人生;一个顺应世俗,消费历史细节来支撑生命。因此她们笔下的女性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将着重比较分析施济美、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在婚恋观、女性悲剧命运构成方面的异同,在比较的视野和思维活动中挖掘施济美张爱玲独特的女性书写特质,并为她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定位做出尽量准确的判断。
妖女与镜:林白小说的女性主义及其困境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话语   妖女与镜   林白  
描述: 在20世纪90年代文坛上兴起的女性文学创作新潮流中,林白以她特有的性写作立场、极端个人化的写作姿态凸现出非同寻常的意义。她以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言说策略和生动的笔触述说着当代女性努力摆脱被男权文化叙述的命运、实现女性本我价值的愿望。然而她笔下一个个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描述却透视出女作家在探寻解构男权文化、体现女性意识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妖女与镜"的艰难与困惑。
女权主义文化批判中的弗洛伊德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阳物妒羡   阉割   弗洛伊德   女性主义  
描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观点——身份的形成与性欲和欲望有关,而性别认同、主体认同等观点对女性主义者至关重要。于是许多具有深厚的精神分析素养的女性文学研究者们走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她们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引入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领域,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弗洛伊德以及他的精神分析给与女性主义批评怎么样的影响,二者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畸形之恋:林白小说女性叙述的原点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林白的小说以女性的视角,充满强烈的女性意识的言说策略和生动的笔触述说着当代女性努力摆脱被男权文化叙述的命运、实现女性本我价值的愿望。从文学原型批评的角度分析,畸形之恋成为了她女性叙述的原点。 关键词:林白;女性叙述;畸形之恋 作者简介:王芳芳 (1982——),女,浙江上虞人,浙江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34-02
男性形象的边缘化与女性形象的理想化——评潘向黎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倾向
作者: 王菲菲   王芳芳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解构   男性形象   理想化   潘向黎   边缘化   女性救赎  
描述: 潘向黎的小说初期创作体现女性的浪漫情怀,男女形象用笔均匀;后来创作中女性形象愈加生动绚丽,趋于理想化,男性形象模糊退缩,走向边缘化。
男性形象的边缘化与女性形象的理想化-评潘向黎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倾向
作者: 王菲菲   王芳芳   来源: 语文学刊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解构   男性形象   理想化   潘向黎   边缘化   女性救赎  
描述: 潘向黎的小说初期创作体现女性的浪漫情怀,男女形象用笔均匀;后来创作中女性形象愈加生动绚丽,趋于理想化,男性形象模糊退缩,走向边缘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