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病态美”的文学呈现与指真
作者: 郭守运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美人”   阉割   文艺美学   “病态美”  
描述: 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文学作品中 ,“病美人”、“文弱书生”之类的文学人物形象和文人女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 ,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文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不仅是在对女性和女性形象的审美上 ,在对男性和男性形象的审美上以及在整个传统文化的美学视野中 ,都普遍存在着崇高品格缺席而“病态美”泛滥的现象。对“病态美”现象的分析与解构 ,可以促进纯粹而抽象的美学理论和文艺的综合研究
阉割焦虑与衰老恐惧——《魔道》细读
作者: 韩冷   来源: 大连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寓言   阉割   美人迟暮  
描述: 以往关于《魔道》、《夜叉》这类怪诞的小说分析极少。只是指出它们对于人物的变态和病态心理作了一定程度的解剖和表现。这样的结论关于文本主题的开掘还远远不够。《魔道》是一篇极度寓言化了的小说,文本中种种隐喻符号传达了丰富的性文化的含义。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施蛰存的《魔道》,时代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令男性人物感到恐怖的已不是"大哥"式的家长,而是"妖妇"城市情欲世界的征服者,她们令男性陷入一种人格与精神分裂的状态中。文本中这几个令"我"神魂颠倒、恐惧害怕的女性形象,有着从陈夫人、巫婆到埃及艳后的僵尸的流变,即从
施蛰存《魔道》的性思维解读
作者: 韩冷   来源: 泰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寓言   阉割   《魔道》   美人迟暮  
描述: 以往关于《魔道》、《夜叉》这类怪诞的小说分析极少。只是指出它们对于人物的变态和病态心理作了一定程度的解剖和表现。这样的结论对文本主题的开掘还远远不够。《魔道》是一篇极度寓言化了的小说,文本中种种隐喻符号传达了丰富的性文化的含义。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施蛰存的《魔道》,时代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令男性人物感到恐怖的已不是"大哥"式的家长,而是"妖妇"城市情欲世界的征服者,她们令男性陷入一种人格与精神分裂的状态中。文本中这几个令"我"神魂颠倒、恐惧害怕的女性形象,有着从陈夫人、巫婆到埃及艳后的僵尸的流变,即从年
曹禺笔下的痛苦人生——兼论曹禺的女性观
作者: 赵灿   来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毁灭   女性观   阉割  
描述: 曹禺的戏剧作品里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活、灵肉丰富、充满质感的女性人物 ,她们已经成为现代文学画廊里的经典人物 ,如繁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曹禺对他笔下的女主人公充满同情与欣赏。相反 ,我们在他的笔下却找不出真正完美的男性形象 ,他们几乎都是羸弱、无能、痛苦、不能自救的男人 ,是在人类的进化链条中被否定的人物。而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他们的人生都充满了痛苦的哀叹。
女权主义文化批判中的弗洛伊德
作者: 王芳芳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阳物妒羡   阉割   弗洛伊德   女性主义  
描述: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核心观点——身份的形成与性欲和欲望有关,而性别认同、主体认同等观点对女性主义者至关重要。于是许多具有深厚的精神分析素养的女性文学研究者们走进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她们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引入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一领域,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弗洛伊德以及他的精神分析给与女性主义批评怎么样的影响,二者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阉割后的反抗与重生:从拉康镜像理论简析《厄舍府的倒塌》
作者: 罗玲   来源: 科技视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重生   镜像理论   玛德琳   阉割  
描述: 埃德加·爱伦·坡的经典哥特式短篇小说《厄舍府的倒塌》讲述了一对孪生兄妹随着倒塌的厄舍府共同灭亡的恐怖故事。妹妹玛德琳被哥哥活埋后,拼命逃脱死神魔掌后,与哥哥同归于尽。本文从拉康镜像理论分析这个从棺材里爬出的女性形象在被阉割后的反抗与重生。
施蛰存《魔道》的性思维解读
作者: 韩冷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寓言   施蛰存   阉割   《魔道》   美人迟暮  
描述: 以往关于《魔道》、《夜叉》这类怪诞的小说分析极少。只是指出它们对于人物的变态和病态心理作了一定程度的解剖和表现。这样的结论对于文本主题的开掘还远远不够。《魔道》是一篇极度寓言化了的小说,文本中种种隐喻符号传达了丰富的性文化的含义。从鲁迅的《狂人日记》到施蛰存的《魔道》,时代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令男性人物感到恐怖的已不是“大哥”式的家长,而是“妖妇”城市情欲世界的征服者,她们令男性陷入一种人格与精神分裂的状态中。文本中这几个令“我”神魂颠倒、恐惧害怕的女性形象,有着从陈夫人、巫婆到埃及艳后的僵尸的流变,即从
浅析《圣殿》中的男性与女性
作者: 周秀华   来源: 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阉割   主体社会   《圣殿》   女性  
描述: 福克纳在《圣殿》故事的创作中,对男性人物进行了阉割,让他们或软弱,或势利,或冷酷无情,对女性人物则或赋予坚强、忍耐、忠贞的美德,或给予她们男权社会中男人所特有的控制力量,这与故事中描写的男性形成
< 1
Rss订阅